br> 本次殿试由天子现场出题。
天子来了,乘龙辇而来。
四十七名学子忙躬身肃立,待天子入高堂坐定后,再落座,端坐于案前。
随后见天子招了招手,示意韩学士(韩偓)上前,低语一番。
四十七名学子尚迟疑。坊间盛传当今天子果敢善断,不喜虚与客套,此言不虚,竟连一句开场白都没有,便要直接进入正题了……就听得韩学士已面朝他们,朗声道:「学子听题。」
学子们忙铺开纸墨,执笔在手,竖耳恭听。
「西川祸乱久矣,如今东川又起纷争,朝廷先后派有韦国公与杨国老前去平复,却终难见成效,今问策于各俊才,可有良方?」
学子们记录完题目,而后便可以答题。
可他们却落笔艰难。
照理说,这四十七名学子皆进士科应举,而进士科分考三场,一曰试策、二曰帖经、三曰杂文,其中杂文占比最高,但试策也属必考内容。天子此题,便是典型的试问时策。
可问题就在于,这四十七人,其中有几人是真正凭借进士科答卷优异而被拟上榜的?
因而这种典型的试策题,也非他们能答得上来。
况且天子此题还不是一般的试策题。一般的试策,多泛泛而问,诸如政令不通、军旅岁兴、藩镇阻隔等可概而论之的大问题,而不是这种针对一个具体问题,寻求具体的解决之道。
不夸张的说,在座四十七名学子,大多数连如今东、西二川的形势都看不明白,又何谈对策。
他们只能做出努力作答的模样,然后冀求其余人也答不上来……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