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大唐荣耀》

222章 四封信(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第三封信写给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使韦君靖。

    韦君靖曾追随高仁厚平定峡江路韩、屈叛乱,而后高仁厚出任东川节帅,韦君靖留驻巴南一带,出任昌州刺史。再其后,高仁厚为陈敬瑄所杀,杨守亮、王建、顾氏兄弟等人接连入川,三川陷入动乱中。不过这些动乱都集中在川北一带,南边却出现了权力真空,韦君靖趁此机会坐大,陆续兼并了普、渝、合三州,成了川内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但韦君靖的好日子如今也到头了,成汭据荆南后,派出大将许存溯江而上,过三峡,沿途攻城拔寨,势如破竹,直至攻克重镇渝州。

    渝州位于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渝州一下,许存便可沿涪水直上,兵锋直指韦君靖治下的其余州县。

    好在成汭猜疑心甚重,眼见许存功劳越来越大,甚至要盖过了自己,连忙召回许存,又从许存所攻克的数州中,仅仅挑出一个万州给许存,任命其为万州刺史。

    韦君靖因此逃过一劫,得以残存……

    值此困难之际,李晔打算捞韦君靖一把,任命其为静南军节度使,将昌、普、渝、合四州正式划分至他名下。在这个群雄角逐的时代,有一个合法的名分,只要利用恰当,是非常有价值的。

    而条件便是,韦君靖需与顾彦晖决裂。

    韦君靖既已成了节度使,便不需要再依附谁,李晔的这个条件,对他来说并不难

    李晔的第四封信写给万州刺史许存。

    许存,当世良将。

    翻开他的履历表,就是一张堆满战功的功劳簿。从弃秦宗权投归州成汭开始,许存领三百人下清江,再辅佐成汭,一举攻克荆南治州江陵城(又称荆州),让后者坐上了荆南节度使之位。再其后,返身攻夔州、万州、忠州、黔州、涪州、渝州……一路攻来,大小战事无数,竟无一场败绩。

    哪怕是再往后数,当许存被成汭偷袭,逃至成都,转投王建手下、改名王宗播后,依旧是所向披靡,为前蜀统一三川、乃至兵出关中,立下战功无数。

    当下这个时间点,正是许存为成汭所猜忌、闲居万州之时。

    李晔以私人口吻写的这封信。

    信中,李晔借江水为喻,「水自高处而下,水患亦自上游而来」,暗示许存要提防他的上司、老大哥成汭;同时盛赞许存之才,「雄鹰当展翅于长空,麒麟应畅游在深海」,暗示许存当为朝廷效力;最后又表露自己对三川局势的忧虑,暗示许存应去川内建功立业……

    总之,李晔并不指望单一纸书信便能说服许存主动脱离成汭,立即赴川内参与平叛;但他期望许存在为成汭所逐,四处漂泊时,能来投效朝廷。

    算一算时间,若无意外,那时候朝廷大军也应当奔赴剑南了。

    李晔发出的四封信在随后半月内依次收到了回信。

    杨守亮的回信先至。

    除了些颂赞天子的套话外,杨守亮感激天子对剑南局势的挂牵,并表示会尽快与神策军汇合,共逐顾彦晖,免除天子的忧虑。杨守亮另列举了山南粮草短浅、兵甲不足等问题,故而一时不顺,希望天子能多些耐心……

    李晔看懂了,杨守亮一再强调三川局势无忧,其实是对朝廷仍有忌惮,不敢放任朝廷大军借道南下。

    其实就算杨守亮请求朝廷派兵马援助,朝廷目前也无兵马可调。而且李晔也很认可杨守亮的忌惮,朝廷若真要出兵东、西川,又怎可放任他的山南不管?

    至于杨守亮暗示朝廷的钱粮援助,李晔也只做没看见。

    李晔辛勤经营关中,积攒粮食和钱财,可不是用来施舍于人的……

    随后是韦君靖的回信。

    说回信并不贴切,韦君靖派了近百人的使团入京,由他的义儿韦师恩领队,并呈献上大量贡品。

    听韦师恩说,他们途经阆州时,还特意绕道去了梓州,向杨复恭请示围剿东川余孽顾彦晖事宜。

    既然韦君靖如此积极,李晔也不怠慢,当即让韩偓起草诏令,从东川与山南西道中划出昌、普、渝、合四州为静南军镇地,授予韦君靖静南军节度使一职,并授检校尚书右仆射,再让礼部赶制出节度使所需双旌双节,交与韦师恩一并带回……

    考虑到彭州已陷于西川围困中,杨晟能及时回信,已属不易。

    单从字面上,倒看不出来杨晟对天子来信关切如何意外和惊喜,信中所有字词,对天子的感恩,对王建的仇恨,以及誓死抵抗的决心,都用得极其克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