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

370 逆转战局 (二合一)(3/4)

   他的知遇之恩,才能让自己开创大明文官封爵的先例,人不能忘本,就算无法拥护太上皇复辟登基,至少不能让他在鞑虏手中受苦,必须得想办法迎接回来!

    “数年未见,沉侍郎如今已经红极一时了。”

    王骥澹澹的回应了一句,只不过这句话听在沉忆辰的耳中,立马就感受到一丝异样。

    按照曾经双方的关系,久别重逢不说什么热情亲密,至少恭喜的话语不会用“红极一时”这种略带贬义的词汇,哪怕用个“独当一面”,都不会引发歧义。

    “下官不敢当,倒是靖远伯回京,宛如中流砥柱般,稳住了京师及及可危的局势。”

    “是啊,没想到本伯南征一战,京师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事情都物是人非了。”

    说罢,王骥望向了旁边等候的李达等人,开口说道:“他们应该与沉侍郎是旧识吧,那本伯就不耽误你们叙旧了,另外还得尽快入宫复命。”

    “靖远伯辛苦。”

    感受到王骥态度的冷漠,沉忆辰不理解其中缘由,只能顺势拱手告退。

    看到沉忆辰结束了跟王骥的对话,朝着自己等人走过来,白胖子张祺立马迫不及待的迎了上去拥抱道:“大哥,你总算是回来了,我都害怕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

    “有这么夸张吗?”

    从张祺语气中感受到那种熟悉的氛围,沉忆辰此刻紧绷的神经才彻底放松下来,仿佛重新回到了人间。

    “真的,我怕再也活不到见你!”

    说这句话的时候,白胖子张祺双眼通红,语气瞬间哽咽了起来。

    直到这一刻,沉忆辰才意识到张祺不是在跟自己说什么轻松玩笑的话语,更不是害怕自己被鞑虏给掳走,而是担心这辈子无法活着再相见。

    西直门一战的残酷,其实远远超乎了沉忆辰的意料。

    “放心吧,你小子从小就有着福相,没那么容易死。”

    沉忆辰轻轻拍了拍张祺的肩膀,其实现在的他早就没有了那副白白胖胖的模样。或者换一种方式说,从张祺的身上,已经看不到当初那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影子。

    “李达,将士们伤亡情况如何?”

    西直门是沉忆辰最先驻守的城门,辽东军跟福建水师上万弟兄驻扎在此处,再加上后续补充的一万老营士兵,沉忆辰想要知道他们还有多少人活着。

    毕竟其中很多人,是自己从福建千里迢迢带到京师,还记得扬帆起航的那一日,码头上站满了这群将士的父母妻儿。

    可如今他们身死异乡,再也无法活着回到自己的故土,沉忆辰更不知道如果有朝一日踏足福建,该怎么向他们的父母妻儿交代。

    曾经京师的满城缟素,这一战之后,可能会在大明各地上演。

    “三不存一。”

    李达神情凝重的回了一句,从目前京师民壮那里统计的数据,活下来的将士不足三成,其中还包括终身伤残的袍泽。

    听到这个数字,沉忆辰感到自己心口堵得慌,那种战胜蒙古骑兵,打退也先进攻的兴奋跟喜悦,瞬间消失殆尽。

    战争就会死人这个道理沉忆辰明白,只是看着朝夕相处两年时间都将士们战死,甚至很多人沉忆辰都能记住他们的面孔,说出他们的名字,这种感觉无法形容。

    “收殓好每一名袍泽的遗骸,火化后找一处地方好好祭奠存放。等待这一场战事结束,大明宝船会带着他们回到家乡。”

    “我明白。”

    李达点了点头,这种事情不用沉忆辰嘱咐,他都不可能让自己同生共死的袍泽,死后无法魂归故土。

    与李达等人交代完后,沉忆辰来到了兵部尚书于谦的面前。

    相比较出使之前,本就皮肤黝黑如同老农一般的于谦,现在更是眼眶深陷,整个人都显得憔悴疲惫异常,身上穿戴的战甲也有着数处损伤。

    “大司马,蒙古大军被打退,加之有靖远伯的南征军回援,需要提前制定追击敌军的计划。”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京师依旧是暂时守住了。如果未来走向没变的话,当南征军抵达京师后,太师也先就会意识到攻陷大明帝都,已经成为了一件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那么他接下来会做的,就是率领入关的蒙古大军有序撤退回塞外,尽最大限度的保存实力。

    无论是出于私心复仇也好,是出于公心削弱蒙古大军也罢,必须尽快把趁势追击的方案给提上日程。

    不然也先率领着蒙古大军安然撤退,他们依然是这场战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