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开始杀出武道长城》

第179章 晋凝丹境 雍和古地(1/4)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东海。

    孤峰立于海上。

    山巅,李慎之周身气血涌动,浩瀚的真龙宝血的力量,源源不断的冲入他的体内。

    由于宝血中蕴藏的能量过于强大,他并不敢一下子炼化,而是分批次,一点点的祭炼到体内。

    经历过祭祀而来真龙宝血,精纯度超乎想象,在进入体内后,化为一根根细针一般,刺入身体每一寸地方。

    外界的武者,之所以底蕴这么强横,那是经过代代积累的。

    积年累月下来,一代代血脉传承,经历浓郁的灵气洗礼。

    在诞生的时候,父辈有条件的,还会千方百计的,找到各种灵物,来滋养胎儿。

    放在本小世界中,武道都不全,哪里懂得什么武道修行。

    这就造成了外界武者哪怕是不修行,先天体魄也比本世界的武者强横。

    这也是为何,本界武者修行曙光呼吸法,在打通经脉的过程中,容易爆体而亡,本身的底蕴就跟不上。

    一丝丝真龙宝血入体,李慎之的身体,也随之发生着蜕变。

    为了弥补缺陷,他将自身由表入里,重新来了一次淬炼。

    从最初的体表皮肉,骨头骨髓,再到五脏六腑,一点点以真龙宝血进行磨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滴又一滴的真龙宝血,炼化到了体内。

    李慎之体内的气血,粘稠如浆汞,在经脉中充斥着滂沱无比的生机。

    经过粘稠气血洗礼的周身,战骨变得更加的金黄,如同金玉一般,力量比之前再次提升了数倍。

    丹田血海中,粘稠的气血渲染成了黑白色,依旧是黑白阴阳鱼的样子,缓缓转动着。

    每一缕的气血,都纯净到了琥珀一样的境地,看不到一丝的杂质。

    潜移默化之间,血海的尺寸也再一次的增加起来。

    当第一道真龙宝血炼化的时候,丹田血海涨到了六十九尺。

    当第二道宝血炼化的时候,丹田血海,已经涨到了八十八尺。

    当第三道宝血炼化的时候,丹田血海,已经扩充到了一百尺大小。

    第四道,第五道……第九道……

    当第九道真龙宝血入体之后,李慎之感觉到了自己达到了一种极限。

    九道真龙宝血,有一多半被淬炼进了战骨和血肉中,和当初潜藏在嵴椎骨宝血一样,暂时化为了底蕴沉淀。

    想要再次激发,就必须经历大战,才能将沉寂的宝血调动起来。

    剩下的一部分宝血,则是成为了扩张血海的养料。

    此刻,李慎之的血海,已经达到了接近两百二十尺大小。

    血海中,气血沸腾,汩汩如粘稠如浆,黑白阴阳鱼有种旋转不动的征兆。

    这主要是真龙宝血中能量过于澎湃,被他短时间内压到体内后,已经有了凝丹的征兆。

    凝丹境,武道修行的第三个境界,一共分为三重。

    第一重虚丹,指的是血丹刚刚凝聚,并不凝实。

    这一刻,血海中的粘稠的气血,转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旋涡的中心位置,一点血红汇聚。

    这是凝丹的起始,气血凝丹,需要将浆汞状态的气血,一点点固化成丸。

    所谓的‘丹’并不都是圆形的,这个因武者修行法而异。

    功法修行的不同,或者武者自身机缘的不同,凝练出来的‘丹’也是不一样的。

    在外界,有武者凝练出来的‘丹’,有可能是一座山,一座湖,甚至如星辰。

    此刻,李慎之的血海中,黑白道法浸透的气血,在运转的过程中,依旧是阴阳鱼的样子,冷热交织,如水火碰撞。

    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海中心,凝聚的‘血丹’,从刚开始的指头大小,已经变成了拳头大小。

    在血丹的外面,游走的气血如同星辰周围的星云,呈现雾团状,黑白流光交织。

    气血凝丹这一关,对于李慎之来说,并不是什么瓶颈,毕竟连续炼化了九道真龙宝血。

    根据金十三的记忆的信息推断,这些真龙宝血,足以迈入四品、乃至五品灵物的范畴。

    四品灵物,放在外面,就足以引动道藏境层次武者争夺。

    最少道藏境武者用的灵物,来弥补他血海境的层次的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