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玄轮回劫》

第116章 挫匪军锐气,祖庙安英灵!(2/3)

荣才向这位主将解释道:“朝廷只是皇家的庙堂!我们只是皇家的走狗和奴才!今天皇家有难,他们自然把我们当人看!一旦我们帮他们铲除黄巢这个隐患!他们肯定认为我们比黄巢更隐患和危险!因此,才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杀驴’等典故!你应该还记得康承训将军吧?!”

    主将深沉地点点头!

    大唐咸通四年(西历863年)3月,南诏(今云南地区,大理国的前身,原是唐朝藩属国)进犯岭南西部今天广西南部的左、右江一带,兵锋直逼邕州(南宁)。

    由于广西当地的唐军官兵抗敌不力,因此唐懿宗下诏,以义武节度使康承训为岭西节度使,率军前往抵御南诏来犯之敌,并命荆、襄、洪、鄂四道发兵数万人赴广西增援义武军!

    其中,徐州刺史孟球率领的数千名武宁军精兵,其中有800人戍守桂林。

    当时,唐朝对地方军参战采用“三年一代制”即在前线和防区服役三年,就可以解甲归田,返回家乡!

    但是,由于唐军不适应山地作战,无法入驻南诏国境内即云贵高原地区与南诏军主力决战,因此左、右江一带战事总是处于停停打打的拉锯战僵持状态!

    因此,驻扎于广西桂林等地的武宁军官兵经常收到延迟回家的命令!

    当时,武宁军在广西前线及防区已经待了三年以上,他们对广西的炎热、潮湿和蚊子等已经深恶痛绝,他们归乡之心已经不能再忍!

    咸通九年(868年)7月,驻扎与桂林的800多名宁武军官兵发生兵变!

    宁武军桂林部牙官许佶、赵可立等9人杀死驻军都头王仲甫,拥立颇有威望的粮料判官庞勋为都将,在夺取宁武军桂林监军院的兵器、铠甲后,随即率领戍卒800多人离开桂林北上,踏上“恶意返乡”之路。

    不久之后,这次返乡兵变发展成具有10多万部队的盛大起义!

    咸通十年(869年)9月,义武节度使兼岭西节度使康承训将军,率领义武军主力攻克徐州,庞勋率领残部突围出城,在逃往途中战死于蕲州,部众或被杀或被俘,叛军几乎全军覆没。

    至此,一场由“返乡兵变”引发的大规模叛乱,宣告结束!

    但不久后,朝廷以“对敌指挥无方,对属下节制无力”为由,下诏将康承训将军及其亲信及幕僚全部杀害!

    康承训将军是大唐对南诏国作战,以及平定庞勋之乱的头号功臣,唐王朝如此“卸磨杀驴”地杀害康承训将军及其亲信和幕僚,这种做法让很多唐军地方军主帅,对唐王朝失去了最后的信任和希望!

    最后,刘巨荣拍着那个主将肩膀说:“朝廷多负人,已有危难,不爱惜官赏!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贼,为余生富贵作余地耳!”

    ......

    黄巢军主力逃离荆门后,在江陵(荆州)进行了短暂休整!

    随后,黄巢带领十几万余部及骝重等,乘船顺长江而下,进入鄱阳湖,占领饶州,以饶州为根据地修养生息!

    此时已是大唐乾符六年(西历879年)年底,大唐朝廷各部门官员和办事小吏,他们都以各种借口离开朝廷,逃离长安!

    因此,整个朝廷和长安开始冷清,皇城和京城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和喧嚣!

    但是,恩奈、阿里戈和刘中兴仍然在朝廷门下省进奏院坚守岗位,因为他们最了解唐军与黄巢军的战况,他们知道大唐朝廷不会一下就倒台。

    同时,他们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工作和待遇。虽然他们俸禄只是每人每个月20两白银左右,但是20两银子足够10个人在长安生活一个月。

    这笔俸禄对刘中兴非常重要,他当官后,他让刘存良老先生在家里休息,他负责刘老先生的生活费用。

    黄巢军被打败后,进奏院的事情变少!

    此时,正好驿马镇南山祖庙的建设工程全面竣工验收了!

    因此,恩奈回驿马镇主持大型法事,安放李明觉大师等西域唐军的英灵!

    为了让驿马镇的移民能够永远记住自己祖先,因此这个祖庙取名为:西域巴城唐军后裔祖庙,简称:巴城祖庙。

    巴城祖庙正在驿马镇南山西端山坳的半山坡上,从驿马镇中心区到祖庙要走四五里的盘山道,道路可以通行三辆并行的大马车,而且路面非常平整,因此,驿马镇的民众要去参拜祖庙非常方便。

    祖庙正门向东,正门是一个大广场,广场用青石板铺砌而成!

    广场东面是恩惠河,恩惠河上有一条汉白玉石桥,连通上山道与祖庙广场。

    祖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