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第一百四十八章 接见李清照之父,要穿帮了(5/6)

br>
    秦桧却笑着道:“小侄也曾去游说过王宗伯,怎奈他却不领情,直到昨日他进宫去面圣一番,与陛下相谈半日。却不想今日一早便来寻小侄,问姑丈大人欲去礼部哪个司,他马上便去让那员外郎给叔父腾出位置来。”

    李格非几人闻言纷纷愣住了,这转变也太大了?

    昨天还怎么说也不答应,今天就直接问想去哪个司了?

    秦桧面上带了几分严肃,对李格非道:“姑丈,圣命难违,陛下赏识姑丈大才,为人臣者,正应应圣命而报效家国,姑丈值年富力强,正是大展宏图之时啊!”

    李格非面上虽有几分复杂,但还是很快调整回来,郑重道:“既然陛下要升任我,那岂再有拒绝之理?”

    这话说的倒是真的,皇帝给升官都不做的话,那接下来等着你的可能就是无官可做了……

    见李格非如此,秦桧也放松下来,笑着道:“姑丈愿去礼部那个司为官?小侄告知王宗伯,几日后就能上任。”

    他又补充道:“若一时考虑不清楚,可个隔几日再差人来告知小侄。”

    李王氏一双如秋水般的美眸望着自家相公,就连周夫人也紧紧盯着自家姐夫。

    升官还能自己选衙门,这种天大的好事儿要去哪找?

    李格非却沉思了片刻,直接在饭桌上就做了决定:“会之,多谢你奔走周旋。”

    “我还是觉得,祠祭司比较适合我。”

    秦桧目中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失望,但还是强笑着道:“姑丈不必如此急切,小侄若是告诉了王宗伯,那便改不得了。”

    李格非轻轻摇头:“既然陛下对我有希望,那我便不能辜负陛下一番苦心。”

    “我知道仪制司乃礼部第一等差事,但仪制司职责太重,而我从未接触过国子监学官之外的职责,若贸然接此重任,难免出差错,不如先在祠祭司适应一番。”

    国子监的学官们几乎都在盯着礼部的位置,他就算不故意去了解,每天耳濡目染,也能对其中的门道一清二楚了。

    秦桧点点头,举起酒杯表达敬意:“姑丈稳重,思虑周全,小侄敬佩。”

    李格非也轻声笑了笑,客气地和他举杯。

    见李格非的升迁似乎已成了定局,李王氏半喜半忧,但望着自家相公沉静的脸,总体上还是支持他的。

    而一旁的周夫人更是欢喜地望着自家姐夫,开始缓和有些凝重的气氛,便展着美丽的笑颜道:“就是不知道,陛下究竟和王宗伯说了什么,让王宗伯一下子就转变了态度,还把礼部的衙门随便姐夫挑。”

    秦桧很开心,恨不得抱着这个二姑婆亲上两口。

    “这个小侄倒是不知道了。”

    他故作不解地摇了摇头:“或许只有陛下和王宗伯知道吧,可能姑丈也知道。”

    “我也知道?”

    李格非却是一愣,不解地望着秦桧。

    秦桧点点头,对他道:“姑丈,陛下很欣赏你的文章,更是对你神交已久,你就任之前,最好还是先求见陛下。”

    他之前说了那么一大通,连提拔李格非都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如今再说这话,桌上几人便下意识地以为这也是皇帝陛下的意思了。

    李格非没有拒绝,颇为郑重地点了点头。

    秦桧则笑着道:“既然皇帝陛下要见您,必定会同您说起礼部之事,也定会说出王宗伯。”

    李格非也点点头,生疏地端起一杯酒,反敬秦桧:“会之,无论如何,多谢你在其中帮忙了。”

    秦桧也急忙举起酒杯对饮,心说我以前可没这么大面子?

    觥筹交错,主宾尽欢。

    明月高挂之际,一行人酒足饭饱,秦桧也笑着提出了告辞。

    “会之,凤儿,你们路上可要慢些,小心些。”

    李王氏小心地叮嘱着。

    其实现在已经宵禁了,按理说不能再在街上走。

    但设定规矩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让有些人不用遵守规矩。

    兵马司巡夜的官兵就算瞎了眼,也不可能敢拦下当朝右相的轿子。

    双方遇到之后,更大的可能还是由官兵送秦相回府,为他保驾护航。

    豪华的轿子离了李府,秦桧一家三口坐在轿中。

    即便是夜间,但走在平整的青石板路上,轿夫行轿依然如水上行舟,很是稳妥。

    轿厢内壁上立着四盏明灯,王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