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174 那就只有动粗了(2/4)

扈,被袁绍所杀。

    建安二十年(215年),在凉州纵横三十载的韩遂兵败,遭到部下反噬,麴演、蒋石等西平郡或金城郡出身的部将杀了韩遂,送首级于曹操,称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麴演遂反魏,自称护羌校尉,与黄华、张进等人在各自郡县发动叛乱,被魏将苏则平定。

    黄初二年(221年),麴光干掉了西平郡太守叛魏,作乱凉州。这次叛乱被凉州刺史张既以“攻心计”迅速平定。

    太和元年(227年),这次轮到麴英,他击杀了魏蜀官临羌令、西都长,称雄凉州东三郡。此时魏国平羌能人张既已在四年前(223年)去世,这也是麴英敢叛魏作乱的原因之一,最终平叛者是郝昭、鹿磐。

    此后,麴家在新一代领军人物麴允的带领下,蛰伏下来。

    对于马谡来说,毫无疑问,麴家就是可以拉拢的对象,也是破局凉州东三郡的关键。

    搞定麴家这样的积极反魏分子很容易,动之以利、晓之以情即可。

    但麴家经过连续数次失败之后,现存兵力仅维持在数千人,并不足以掀翻魏国三郡兵马。

    若想攻略凉州,还需要另寻其他主力。

    主力是来自于武威郡的游家。

    但游家目前是挺魏派,游楚本人更是控制着陇西郡及4000郡兵,这些兵马是魏国拨付的,而他的家族里,仍有不下于四千人马,盘踞在武威郡东北面,临近黄河东岸的肥沃地带。

    本来是没什么操作空间的。

    但听说戴凌与游楚有私交的时候,马谡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游楚目前站在那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世家大族。

    在三国这个时代,所有世家大族子弟,心里放在第一位的永远都是家族利益。

    国家?什么是国家?

    他们心中国家的份量很轻,很轻。

    要说这个时代世家的能量有多大?

    孙权对此深有感触,吴之大帝终其一生,都没能搞掂住江东盘根错节的众多世家,也只是轻度制衡罢了。

    就连魏国,最终也是被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马家所取代。

    所以,想让游楚站在蜀汉这边或许很难,但说服他两不相帮,坐山观虎斗,还是很容易的。

    马谡的计划是,只要游楚选择两不相帮,就立即开启反间计,令魏国君臣猜忌他,逼迫他站队蜀汉。

    当然,有司马懿在,反间计不一定能成功。而且搞不好还会反噬,把游楚彻底推向魏国。

    考虑到这一点,这个反间计使用起来,就需要慎之又慎。

    最好的办法是,在施行反间计之前,先弄到游楚的把柄。

    打定主意,马谡嘿嘿一笑,正要唤出系统,再进“金西武”副本,忽有汉中太守、西县守将吴懿的信使到来。

    马谡只好暂时按耐住激动的心潮,观阅信件。

    吴懿在信上说:【自马谡下令百姓东迁之后,凉州十数万百姓已经陆续抵达西县、下辨、微县三城。

    十多万人的安置工作,一时半会根本摆不平,难处一个接一个。

    他被弄的焦头烂额。

    还好诸葛亮从五丈原退兵之后,很快赶到了三城,接管了所有事务。

    诸葛亮一到微县,百姓安置问题就被迅速有效的解决了。】

    末了,吴懿在信上抱怨道:“幼常此举,颇不厚道,懿谢谢你全家!”

    读完手书,马谡哈哈大笑。

    从官职上讲,吴懿官位还在他之上,是蜀汉妥妥的第四号实权人物,却被他当成一块砖,搬来搬去。

    十几万百姓的安置问题,说丢就丢过去了,搁谁身上谁受得了?

    西下微三城水陆两便,位置极好,位于交通枢纽地带,四周有大片空置的房屋和土地,问题主要出在房屋和耕地不够用。

    三地原本只有几万百姓,悉数被曹操迁走后,空置出来的房屋只够安排五六万百姓的。

    但现在是一下子涌过去十七八万百姓,不仅空置房不够用,需要新修建房屋,耕地也不够用。

    而且耕地荒芜了十一年,还需要重新开垦。

    这些繁琐的事,吴懿哪里搞得来?

    一想到老实人吴懿那愁眉苦脸的模样,马谡就乐不可支。

    也就是吴懿性子敦厚,不计小节,随叫随应。

    倘若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