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26 四个亿?这数字太庞大了(2/3)



    “如此,本将这一趟长安行,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原来如此……”四大部将似懂非懂的点头。

    张休追问道:“将军,那吴国为何会是最大受益国?”

    李盛抢先答道:“老张,这你就不懂了吧。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屯驻关中,基本阻断了我季汉向前扩张的任何可能,而吴国却可乘机北上。由于之前曹叡已经抽调了东线和南线半数兵马支援西线,魏国东南两线那些失去了朝廷支持的边军,很难抵挡住孙权的攻势。”

    “简而言之,魏帝若有失,我季汉寸土难得,而东吴……就看孙权胃口有多大了。”

    马谡赞许的望着李盛,“不错。”

    李盛得意的对另外三人挑了挑眉毛,先前装逼失败的郁闷一扫而空。

    另外三将纷纷撇过头去。

    可恶,居然又给他装到了!

    ……

    曹叡有惊无险躲过一劫后,得知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出萧关,昼夜不停攻打土城,马谡节节败退,遂命曹爽统领后续赶来的援军收复关中诸县,试图两面夹击,将马谡困死于关中。

    马谡本来是想司马懿正面碰一碰的,但形势变化太快,不容他不退。

    于是迅速调整战略,且战且退,在魏军形成合围之前,大军先一步退到五丈原,扎住阵脚。

    战事进行到这个阶段,蜀军之前占据的所有关隘和关中郡县,包括陈仓小城、大散关,也全都让了出去,将所有兵力收缩在斜谷隘口一带,应对魏军的反扑。

    没能如愿和司马懿正面碰一场,令马谡颇觉遗憾。

    本来,他的a计划是在萧关和司马懿斗智斗勇打一场,检验一下自己如今的军事能力,然后视情况而定,或进或退;

    b计划才是驻军五丈原,做一个关中钉子户,以攻代守,牵制魏国西线兵力,保护后方的陇右、凉州、汉中等地安宁。

    ……

    司马懿依次收复关中各地后,大军分为两路,屯驻五丈原东西两侧,严密监视蜀军一举一动。

    这熟悉的一幕,不禁令人想起了上一次司马懿和诸葛亮在五丈原对峙的场景。

    彼时双方兵力相当,诸葛亮被司马懿盯防的束手无策,寸步难进;

    而此时,魏军十五万兵马对蜀军六万兵马。

    优势在魏。

    司马懿倒想看看,马谡究竟有何能耐,在五丈原长期据守下去。

    尽管马谡一直以来对魏军战绩惊人,鲜有败绩,但司马懿对此却颇不以为然。

    他从来都不觉得马谡军事能力有多高,马谡之所以至能赢那么多次是因为没遇到他,是因为柿子捡软的捏。

    现在,他要来领教一下马谡的本事。

    不过,在领教之前,司马懿先派出使者登上五丈原,与马谡谈判,索要被蜀军俘虏的郭淮和郝昭二人,以及四万俘虏。

    郭淮是在陈仓城下被俘虏的,郝昭和四万兵马是在长安城外被俘虏的。

    这两人,都与司马懿关系匪浅,不能不救。

    马谡欣然应允了司马懿的要求,定于三天之后,两人各自单骑出阵,在两军阵前亲自谈判。

    当曹魏将领得知司马懿将亲自与马谡进行谈判时,一致劝司马懿不可麻痹大意,说马谡看似文弱,实则武艺高强,有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之能。

    在将领们的坚持下,司马懿命人在五丈原下,也就是两军阵前放置木马作为屏障,防止蜀军搞突然袭击,同时命令武将夏侯霸随同自己来到阵前。

    谈判之日很快到来。

    马谡只身来到两军阵前,身后不远处是五千精锐的无当飞军,分列十排,盔甲鲜明、刀枪林立、杀气冲天。

    魏军将士一见蜀军的阵势,俱是震惊不已,纷纷不由自主的涌向前排,打量马谡这位传说中智谋过人、战无不胜的一代儒将。

    蜀军的气势也令司马懿为之动容,收起轻视心理,带着夏侯霸催马近前。

    马谡策马缓缓走近司马懿,看了一眼跟在后者身旁如临大敌的夏侯霸,拱手抱拳道:“司马公,夏侯将军,久违了!”

    说是这么说,来到司马懿对面的马谡其实已经暗动殺機,衝上前去活捉司马懿的念头在脑海中疯狂涌动。

    司马懿被马谡那意有所指的目光盯得浑身发毛,策马后退两步,保持着二十步距离,拱手还礼道:“马将军,别来无恙!”

    闻言,马谡迅速冷静下来,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