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驻守在斜谷隘口,五丈原上只有五万人,而我军足足有十五万人。何不将计就计,聚兵强冲其大寨!”
“如此,纵是伤亡大一些,也足以全歼马谡及蜀军,断去蜀国一臂!只要有此一功,哪怕打光了这十五万兵马,父亲仍是胜者,仍能威震天下。”
“他马谡既然想用计赚我今夜偷袭之兵,赢得头阵,挫动我军锐气。那为何不把十五万兵马都填上去,撑死他!”
“这是你想出来的计谋?”司马懿惊讶的看着次子司马昭,一时间感慨万千。
不得不说,这个建立在“蜀军有诈”基础上的计策可行性很大。
如果把十五万兵马都填上去,大概有七八成把握能全歼蜀军,活捉马谡。
但是,战争不能这么打啊。
作为世家大族的代表,司马懿深知,这么打仗就是在断送自己的政治生涯。
没有任何一个皇帝,会继续重用一个一仗打掉全国三分之一兵马的将军。
这种打法来个两三次,岂不是要无兵可用而亡国了!
魏国的对手可不止蜀国一个,还有东吴,还有柯比能,还有公孙渊。
司马懿看着次子,微微叹了口气。
还是太年轻了些,眼界窄了。
不过,此子成长前景巨大,或许以后会比他的兄长司马师更优秀。
思及此,司马懿谆谆善诱道:“昭儿,为将者,切不可意气用事。”
“今夜我计若不成,那便到此为止,只损三五千人,优势仍旧在我。若依你之计,此战过后,我大魏关中再无可战之兵,倘若此时诸葛亮催动十万大军东顾,如之奈何?”
“这个……”司马昭顿时语塞,顿了顿拱手道:“父亲,孩儿受教了。”
司马懿“嗯”了一声,目视东方,声音有些飘渺的说:“今夜,就且看那马谡是虎是狗!”
……
韩德父子两人亲率五千兵马冲去蜀军阵前,方至大寨外,便被漫天箭雨压得伏在地上抬不起头。
瞬间阵亡了数百人。
在韩德的指挥下,魏军举着盾牌又再度爬起身来,半猫着腰加快速度向蜀军营寨冲锋。但是蜀军弩兵轮换速度比他们速度更快,前一轮射击过的弩手迅速蹲下,后面一排弩手立即跟进填补空白,这一轮射完,随即又是一轮连发齐射。
周而复始,无穷无尽,根本没有任何攻击应激期。
且因为距离越来越近的关系,弩箭对魏军造成的杀伤力越来越大。个别侥幸躲过射击的魏军一靠近大寨,就被里忽然伸出的长刀或长矛刺中,哀嚎着躺倒在地。
第一次的冲击在折损了两千人后,暂时告一段落。
不同于韩德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阵前团团转,魏军士兵们则在庆幸他们还活着。
而隐藏在幕后双方主帅所思考的事则更加深远。马谡很欣慰,虽然他在开战前确实有点一丢丢忐忑不安,但那只是因为自己第一次独自面对司马懿的紧张而已;目前的战况表明他的请君入瓮计策很顺利。
于是,在他在安排下,五丈原上的大火继续燃烧着,震天喊杀声仍旧在持续着。
但这时候很显然已经骗不到司马懿了。
因为距离大火燃起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
三千人的偷袭队伍,在五万士兵的攻击下,是绝对坚持不了这么久的。
这个结果就连韩德都预料到了,若无内应,攻坚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吩咐退下来的魏军回营休整,自己则跪在距离蜀军大营几百步开外,无声痛哭。
虽然五丈原上的喊杀声还在持续,但所有人都知道……他的长子,阵亡了。
他已经意识到这是蜀军设下的陷阱,
好在,这次攻击也不过是魏军的探性攻击。在蜀军在弩箭压制下,只损失了两千士兵。
如果说蜀军中有什么能让魏军感到棘手的东西,那就是这些可以连发的弩箭了。
得知事败的第一时间,司马懿就回到了中军大帐。
大帐内灯火彻夜通明。
今夜,注定无眠。
司马懿意识到自己犯了轻敌的错误,好在损失不算大,十几万兵马尚存,还有弥补的机会。
令他难以入眠的是,马谡为何能够轻而易举识破他的偷袭之计。
从呈现出来的战斗结果来看。马谡必然是在数个时辰前就断定他会派人偷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