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242 诸葛亮:你在教我做事?(2/3)

都达不到他的标准”的错觉

    现在回头看过往,诸葛亮忍不住摇头失笑,觉得自己以前的要求太高了。

    而让他观念在悄然间发生改变的,正是马谡横空展现出来的战争天赋。

    这让诸葛亮意识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和他一样全能,出将入相,上马能治国、上马能打天下。

    大多数人才通常都是某一项特长特别长,其他方面就很短,这才是天下人才的常态

    譬如马谡,打仗很厉害,上马就能赢,几乎无往不利;但下马之后.就只会往女人堆里钻。

    倘若让马谡来治国,处理政务,那手段必然是粗暴到令人难以置信,国家也必然会很快崩溃。

    这从马谡当初提倡粮食增产、增加人口和修建道路三件事上,就能看出端倪

    这三件事如今在诸葛亮的梳理下,苦苦维持着,随时面临着失控的风险。

    最近一年,修路工程断断续续,长时间停工是常态,两万民工整天无事可做,但待遇一分不少拿,粮食一口不少吃,停工的原因是路修得太快,没有火山灰了,

    两万人扛着刨锹像蝗虫一样到处寻找火山灰的场景有多壮观?马谡一定没见过

    但诸葛亮见过。

    而蜀汉人口的激增,各民族百姓的大量涌入,也让各地的治安、民生面临着严峻挑战。

    百姓,并不是只给他一口吃的就够了。

    当解决吃饭问题后,百姓们就想要穿更好的衣服、住更好的房子、拥有更多的田地、娶更多的妻妾、接受更好的教育,追求更舒服的生活品质,向往更高的人生目标

    在任何时代,百姓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是需要人为管控的,不能任由它野蛮生长。

    而这些,马谡统统都不管,丢下粮食增产诀窍就跑了。

    天知道,这给诸葛亮增加了多少倍工作量!

    将相二人在成都的城头临风而立,望着天上云卷云舒,各有所思良久,马谡忽然说道:“丞相,我觉得《出师表》已经有些不合时宜,是不是该改一改了。

    你在教我写文章?...诸葛亮侧目而视,颇为讶然:“哦,怎么改?幼常你说说看。”

    诸葛亮自认为《出师表》写得还是很不错的,那可是他的得意之作、传世之作、呕心沥血之作!

    倒是没想到今天会被马谡挑出了刺。

    诸葛亮直直望着马谡,想看看后者究竟能不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倘若真能说到点子上,改一改《出师表》也不是不行。

    在做文章这方面,他自认为自己还是很谦逊的。

    马谡板着脸,一本正经说道:“昔日丞相曾表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我觉得吧,按照目前的局势,应该改为:先帝创业未半而花光预算,幸得臣不负所托,力挽狂澜于既倒,今天下三分,益州坚实如铁,此诚扫清六合之时也

    诸葛亮面色平静的看着马谡,忍了几忍才没当场笑出声来。顿了顿,啐道:“无聊,无聊至极。”

    说罢,拂袖而去。

    下来城楼,在马谡看不见的角度,诸葛亮嘴角微微上扬,步履轻快的走了。

    荆州江陵,吴国上大将军府。

    正在伏案办公的陆逊很快看到一份涂抹红色标记的情报。

    他连忙把那卷竹简抽出来,铺开到桌子上,定睛仔细去看。

    根据吴国的情报系统标记,竹简上涂有蓝色标记的是来自魏国的情报,涂有红色标记的是来自蜀国的情报。

    虽然江陵与蜀国接壤,但由于之前是盟友的关系,下属送来情报通常以蓝色居多,也就是来自于魏国的情报,极少会有红色的。

    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吴国调整了对外策略后,来自蜀国的情报忽然多了起来,上面的内容也令陆逊大吃一惊,惊叹于蜀汉如今国力之强。

    作为吴国最高军事长官,对蜀前线第一人,陆逊最近对蜀汉的情报特别关心。

    因为蜀国已经在悄然间,从“盟友”变成为了吴国的敌人。

    眼前这一份厚厚的情报,里面会写一些什么呢?

    很快,陆逊放下竹简,皱眉沉思起来。

    这是吴国间谍从蜀地发回来的最新情报,时间是一天之前,内容是关于投魏蜀将王平的。

    王平在弃魏投蜀十三年后,因失职被诸葛亮贬为平民,如今已经顺江而下,来到吴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