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什么人?一个二十岁还要靠父母给生活费供我念书的学生,在古代就是百无一用的穷酸书生,而且我也没有什么大志向,我不喜欢空话大话,我就是个市井小民,我就想安安稳稳的,我对象打扫卫生,我做饭就行了,我也不想当皇帝怎么样。”
李禹哲越说越激动,想要直起腰说话,却因为腰间伤势疼的他一下子又躺了下去。
徐天德将他扶起来,给李禹哲身后枕头支好让他靠着,解释道:“那可不行,如今身处行伍,军有军规。我生下来我爹妈给我取的名字叫天德,不叫徐达。在末世降临前,我只不过是一名农村家庭的孩子,是常博仁没有放弃我,然后蒙将军照顾,苟活至今。
救命之恩、庇佑之恩,徐某没齿难忘、感激不尽。倘若论上辈子的功绩,我是洪武朝的官,不是他永乐封的,将军明白吗?我徐达不过是能带带兵、打打仗,将军不一样,将军的眼神里有那种狠辣的仁慈。
成大气候的,少不了这种风骨,因为他们能不顾绝大多数人的反对,打破偏见和封锁。可以为心中的目标,不顾别人言语,不需要拘泥于世俗。山不向你走来,你便向他走去,将军当为立马横刀定天下的英才,我徐天德愿辅佐将军,为我神州再战一世。”
抬眸四顾乾坤阔,日月星辰任我攀。
老实说,你父母老师夸你两句,你都会骄傲一下,更何况是大明的中山王,李禹哲一时有些飘飘然。而且徐天德说的也在理,他毕竟是跟洪武打天下的,元朝都是他推翻的,人家朱棣没造反之前也不过就是一个藩王,他还从朱棣手底下做起?
不过那跟着他李禹哲不是更奇怪了?他徐天德带着徐达的身份过去,不说封王吧,搞个正一品的将军当一当是不成问题的,跑过来给他一个从四品打杂,真有他的。
徐天德看出了李禹哲的寻思,继续说道:“徐某投靠将军,一是将军有大才,必成大器,立下远超徐某之功名,对徐某更是有救命庇佑之恩;
二是如今天下大乱,徐某重伤初愈,家中父母在徐某年幼之时过世,徐某本就是浮萍一般,索性结识了常兄弟,倒是今生一大快事。而且如今在南菁,除了投奔将军,徐某也无处依靠。”
李禹哲明白徐天德的意思,也就没有说出来,有些挑明了就不好看了,他端起绿茶抿了一口,问道:“那常大哥,他也?”
徐天德摇摇头,“虽然十有八九是同一个人,但是我问过他,我猜测记忆恢复应该是有个过程。其实我本来以为我是特殊的那位,但是后来发现将军和燕王搭上关系,再加上老常。”
“以后在朱棣面前,徐大哥和常大哥又该怎么办?你们认识么?”
“认识的,老常走得早,那个时候燕王还年幼,我的话,也是晚年,燕王才来拜见,毕竟我是武将,他是藩王。老常稍微好一点,毕竟燕王那个时候小,不过还是尽量避嫌吧。”
李禹哲点点头,知道这要是见了面,双方都下不了台,朱棣他爹的开国大将,现在给自己的手下打下手,难免感叹道:“就是委屈常大哥和徐大哥两位了。”
“其实燕王的意思是给将军保留了相当大的自由,将军别小看军队将领由你任命,这意味着你的军队是姓李,不姓朱,哪怕是你有一天要造反,你的军队会帮你,姓朱的军队就不会。”
“朱棣他造反起家,应该不会不防备这一点吧?”李禹哲对此持怀疑态度。
“眼下毕竟是非常之时,对于现在的燕王来说,每一处力量都是可贵的,而最为精锐的就是将军的这支兵马,武器兵甲齐整,也有杀气,不会不战自乱。最关键的是,将军和燕王世子之间应该关系很好,想必燕王也有看在世子的面子上,才能如此放权。”
李禹哲点点头,毕竟眼下朱凯斌的位置是最稳当的,朱棣总有一天会死,霸业传给谁?他只有朱凯斌一个儿子,而自己跟朱凯斌又是相交莫逆、以兄弟相称,
“那以后两位大哥在我军中又该怎么办?以二位的实力不领兵实在是暴殄天物,而且我的能力我自己也清楚,昨天晚上刚打了个败仗,如果不是徐大哥,我现在可能都不能活着说话了,让我继续带这支兵,我怕糟蹋了。”
徐天德连连摆手,拒绝道:“兵权始终要握在将军自己手中,徐某的想法是,我和老常先化名来帮助将军,等到将军日后羽翼丰满,我们再恢复本名。
至于将军的能力,已经做得很好了,将军毕竟是第一次领兵打仗,没有名将生下来就能打仗、能打胜仗的。我和老常也不过是徒有虚名,比将军活得久了点,见识过冷兵器作战。
如果将军愿意,不妨跟我一起探讨,互相精益,商量交流如何作战,博采众家之长,如此必然能成为一代名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