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之军火大明》

第25章 艰难守城(2/3)

r>
    只可惜崇祯智者千虑,有了一失。

    原本活捉多尔衮的妙计,竟然被悍不畏死的白甲兵,生生破坏了。

    现在三万建虏大军猛烈攻城,他再也没有投降建虏的可能。

    虽然只有不到一万可用之兵,也只能拼死抵抗了!

    建虏虽然人多,但不可能同时攻城,是分了几个兵团,依次攻城。

    这种情况下,明军不至于遭到三打一的困境,这是守城方的优势。

    但是,建虏攻城可以一批一批的换人,明军却不能换人防守。

    整整一天,建虏的猛攻就没停止过,太阳渐渐落下,遥挂在西天,散发着鲜红的日光,照得云彩也妖艳起来。

    建虏攻势一波猛过一波,守军渐渐不支。

    多尔衮坐在远处的太师椅上,依旧紧皱眉头。

    “摄政王,眼看就要攻下山海关,你为何依旧眉头紧皱。”鳌拜问道。

    多尔衮看看他,知道34岁的鳌拜英姿勃发,血气方刚,一心建功立业。

    但是还欠缺为帅的能力。

    “鳌拜,我们猛攻了几个时辰了,你没发现山海关还没动用火器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鳌拜一惊,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可能……可能关内已经没有火器了?”鳌拜猜道。

    “怎么可能,山海关作为大明九边重镇,一定会储备大量火器和弹药。之所以没用,是还不到时候。”

    多尔衮说完,稍稍调整了下坐姿,腰部传来一阵剧痛,不禁皱了皱眉头。

    鳌拜见了马上说道:“摄政王,您身上有伤,还是回营吧,由我在此看着就行。”

    “不行,我在,军心就在!”多尔衮坚定的说。

    城墙上,吴三桂跑到崇祯面前,抱拳说道:“圣上,巨石、檑木即将用完,臣请圣上,下令使用火器。”

    朱友健看看夕阳,沉思片刻,道:“准!”

    一时间,山海关城头炮声连连,炸的建虏惨不忍睹,成功打退了这一波猛攻。

    建虏不计代价的猛攻了几个时辰,损失惨重,要不是军纪严明,大小奴才们都有赴死的觉悟,早就放弃进攻了。

    如今明军火炮齐轰,打的建虏血肉横飞,那些好不容易建造起来的登城竹楼、瞭望台,被一个个轰碎。

    建虏的士气快速低沉下去。

    而眼见己方火炮齐鸣,敌军损失惨重,城墙上的明军爆发出阵阵欢呼。

    士气振作了起来。

    听到明军大炮声响,看到大清勇士死伤,多尔衮望了望夕阳,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立刻鸣金收兵,建虏纷纷退去。

    精疲力竭的大明士兵得到喘息的机会,他们甚至连走下城墙的力气都没有了,纷纷就地躺下。

    是夜,范景文、施邦曜、凌义渠被派去城头巡查。朱友健、倪元璐和吴三桂在议事厅军议。

    “圣上,手雷、马油、巨石、檑木都已经耗尽,箭矢剩的也不多了,如果建虏明天还是这么攻,我们可能挡不住了。”吴三桂说道。

    “火药还有多少?”朱友健问道。

    “这几年,朝廷艰难,辽东各城粮饷匮乏,火药更是没有太多补给。之前制作手雷用去了大半,圣上半月前调走了小半,留在城中的本就不多。

    以建虏的攻势,现在的存量最多支持到明天中午。”吴三桂回道。

    “现在还有多少能战之兵?”崇祯又问。

    “今天上午,黎玉田、高第出征后,城内留下15000千人马,其中伤兵4000,今日大战下来,伤兵达到6000,阵亡4000人,能战之兵仅剩5000人而已。”吴三桂面带忧虑。

    倪元璐不满的看了看吴三桂道:“伤兵也分轻伤重伤,我看能战之兵能到9000人!”

    吴三桂拱手道:

    “倪大人,伤兵虽然可以上阵,但是三两人才能抵得上一个健全的兵,满打满算,能发挥出7000人的战力就不错了。”

    “建虏今日不惜代价的猛攻,损伤同样不少,我看,明日也就能有2万人攻城。

    加上他们长途快马而来,没有携带火炮,应该还能抵抗到中午。”朱友健说道。

    “那午后呢?”吴三桂迟疑的问道。

    “最迟正午,黎玉田的羽林左卫和飞龙军就能回来了。”朱友健自信的道。

    吴三桂还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