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之军火大明》

第269章 今非昔比(2/2)

常忙碌。

    官员们的家仆将礼物送到主家的上级和宗族、姻亲家中,民间也因为衣食无忧而频繁走动,一派盛世的景象。

    老人们看着崭新的气象,纷纷感慨,仅仅一年,崇祯皇帝就把北方改天换地了。

    有些酸腐的文人却不认同。

    因崇祯赶走李自成后,将投降闯贼的文武一股脑的关了起来,令他们很是愤慨,认为崇祯抓尽官员是亡国之兆。

    只是崇祯现在兵威无限,雷厉风行,这些酸腐文人为了自己家小的命,表面的很是顺从。

    后来,崇祯下旨免了三饷,免了田赋,却加了商税,文人们又开始抨击,指责朝廷摒弃传承了千百年来的农税,却着眼微末的商税,是末世之兆。

    看笑话般看商税实施。

    再之后,崇祯皇帝竟然下旨停耕传统的农作物,强令耕种所谓的土豆、地瓜、玉米。他们看着被百姓更换种子,私自留下了不少土地,偷偷种了能让他们心安的小麦和小米。

    谁曾想,商税的收入很快便超过了田赋收入,百姓的新作物也惊人的高产,偷偷留地的人后悔的要死,顿时明白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

    直到这时,守旧的文人才总算是认同了些崇祯皇帝。

    可是好景不长,兴许是在连翻大胜的崇祯「骄傲自满」起来,竟然要在冬季攻打强大的建虏。

    这还了得。

    这么自寻死路的做派,让大多数文人心惊胆战,纷纷开挖地窖藏了家私,唯恐皇帝兵败,建虏再次入关劫掠。

    谁曾想,短短两个月,祸乱北方几十年的建虏,竟然灰飞烟灭,给关内赤民腾出了数百万顷的良田。

    皇帝也赶在春节前,奇迹般的班师回朝。

    据说,这次大战,不仅没有花费银两,还净赚了数百万现银。

    至此,不仅百姓日日去新建的皇庙上香,所有文人也都成了天家庙宇的虔诚信徒。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