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郑氏四代目》

第一百章 从了(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况且郑克臧也并未对此事下令保密。

    于是内文社女王求婚殿下的消息不胫而走,被朝堂诸公获知。

    令人意外的是,当初首先出言呵斥女王的柯平却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对这门婚事的支持。

    原因无他,柯平想借此次机会填充郑克臧的后宫,只要这个口子开了,有第一个侧妃, 那就很快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当然这并非是柯平对王妃有什么意见,事实上王妃识大体,从不插手朝政,生下了清平县主也说明其有生育能力,柯平对其是很尊重的。

    但架不住王妃她姓陈啊,不仅有个人望极高的过世父亲, 还有个位极人臣的堂兄。

    而她的大兄陈梦球在琼州将新策试点干的有声有色, 眼见着以后也会重用。

    她的二兄陈梦玮负责高山番蒙学以后,一改在南镇抚司的平庸,提出了很多创新想法,差事办的极好,很让郑克臧满意。

    眼见着陈家在朝堂上的话语越来越重,再加上后宫如今只有陈妃一人,由不得他不担心未来内戚乱政的风险。

    这番话他也曾暗示过郑克臧,但延平王明显没把这当一回事。

    也就是他柯平没有女儿,不然他定会将自家女儿送进宫分薄陈妃的话语权,眼下这女王看似玩笑之语却正好是个机会。

    而与之相应的,陈绳武自然是旗帜鲜明地表示了反对。

    幸而陈妃和柯平有一样的认识,这也是她从来不在郑克臧面前对政事发表意见的原因,她亲自召见了陈绳武将事情厉害分说清楚。

    陈绳武最后被王妃说服,对这件事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随着陈绳武一派熄了火,朝堂上同意郑克臧纳侧妃的声音占了上风。

    柯平更是很直接地跟郑克臧进谏道:“女王天真,殿下若纳其为妃,大义之下便可直接插手内文社,等十年之后,只怕内文社早已成为我东宁另一个府县, 世上将再无此番社。”

    郑克臧深以为然,权衡利弊后,他决定从了算了。

    女王长得不符合自己审美那进门后少搭理也就是了,还是拿下内文社比较重要,于是下令命礼部负责此事。

    欧拉马斯一脸懵逼地看着派来协助办理纳彩、问名等前期婚礼流程的礼部官员。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女王如同闹剧一般的要求,怎么还真答应了呢。

    不待他慢慢反应,一脸喜气的曾陆相前来道贺,一进门就满脸笑容地拱手道:

    “恭喜恭喜,欧大人请尽快准备好,奉殿下令,明日一早随我等登船一起回内文社下聘礼。”

    “啊…啊?”

    在郑克臧的命令下纳妃流程从简加急,欧拉马斯第二日便收拾妥当,一脸懵逼地随着船队返回内文社。

    而女王也从城东馆舍搬出,郑克臧专门拨了一座宅子暂时安置。

    陈妃派了许多侍女宫人去伺候曼兰波安的饮食起居,并让专人教导其汉语和宫廷礼仪。

    随着郑克臧纳妃之事定了下来,消息也传入了民间。

    百姓们自发组织了许多庆祝活动,承天府街道上随处可见敲锣打鼓向延平王恭贺的队伍, 热闹非凡。

    诸国在东宁的代表也连忙拜见郑克臧表示恭贺,朝中文武也都应景上表祝贺,一时间整个东宁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朝鲜汉城府,崔秀吉的奏报传回,引起满城哗然。

    崔秀吉的奏报详细地记述了此次战事经过,按照一以贯之的风气,奏报着重强调了他与敌奋战,最终收复济州城的过程,同时在奏折中点明贼人是东宁郑氏所派。

    与郑克臧和康熙一样,朝鲜肃宗大王李焞也是年少即位,如今不过才二十一岁。

    但他面色略显苍白,恹恹的没有什么精神,当初意气风发的少年君主,被如今国内的党争之烈搞得心力交瘁。

    对崔秀吉的奏报,领议政(首相)金寿恒作为西人党的大佬,强烈要求追究崔秀吉的失土之罪。

    而崇善君等亲近南人的王族纷纷上书为崔秀吉开脱,言其虽有失土之罪,但亦有夺回济州,驱逐贼人之功,应减免惩戒。

    双方就此各施手段,争斗不休,而对于济州如何善后,对明郑应采取的态度,如何加强军备防范敌人下次入侵等问题,统统不管。

    最后肃宗大发雷霆,痛斥群臣,下令崔秀吉仍留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