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逐道》

024 谈中之谈(2/3)

r>
    学生们一时半会儿想不通这个模型很正常,但老师们已经有了刚刚的基础,想通这件事并不难。

    天文之论难有确证,故一直以来,自洽便可成论。

    以自旋解昼夜更迭,虽然直觉上很难接受,却也算勉强圆说了。

    至少檀缨是真正考虑过这件事的,而黄洱没有。

    诸学博颔首之间,范伢再次开口。

    范伢:“你怎么知道是自西向东。”

    檀缨:“太阳东起西落。”

    范伢:“为何我感受不到自旋?”

    檀缨:“一个婴儿出生在永远匀速前行的马车中,其后一生都在马车中,请问他还能感受到马车在行进么?”

    范伢:“他可以望向车外,一看便知车在行进。”

    檀缨:“那么老师也可以仰望星辰,久观便知地在自旋。”

    范伢:“……嗯,很好……我可以继续追问么?”

    檀缨:“老师请。”

    范伢:“自旋因何而起?”

    檀缨:“只能说自始有之了,学生的深度也只到这里了。”

    范伢:“足矣。下一问,为何有四季。”

    檀缨:“因黄道与赤道并不重合,存有夹角。”

    范伢:“不妨详说。”

    檀缨:“黄道,即从地球上看,太阳一年所走过的轨迹,亦是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

    “赤道,即地球自旋中,周长最长的轨迹平面,亦是南北半球的分界平面。

    “此两面并不重合,必存有一个夹角,否则阳光始终直射赤道,各地终年光照相同,也便没有四季了。

    “将其演化为图形,便是地球在绕日而行时,是在歪着自旋的,像个始终行将倒地的陀螺。

    “有此图形为示,便不难想象,随着地球公转时与太阳位置的变化,直射地球的点也将在赤道附近往复变化,各地所得的光照亦往复变化。

    “其间,光最多昼最长的那一天即为夏至,光最少昼最短的那一天,即为冬至。

    “此即季节更迭之因,虽是空想之因,却也是学生能想到的唯一之因。

    檀缨释罢,戛然声止。

    全场遐思,久久无言。

    赤道、黄道、圆周。

    轨迹、位置、几何。

    要理解檀缨所说的原理,需要太多的知识与想像了。

    不要说在场的学生,便是学博们,片刻之间能构建出图景的人都寥寥无几。

    他们甚至觉得檀缨是在唬人,故意用一些复杂的描述遮掩理论的破绽。

    直至范伢猛然瞠目,扬臂一呼:

    “原来如此!

    “我尚年幼时,有位南越人告诉我,他们那里影子时而偏北,时而偏南,时而正午无影,我苦思至今都无法理解这件事。

    “他却拿人头担保,恨不得撞墙明志。

    “原来如此!!

    “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没有骗我,真的可以是这样的!

    “哈哈哈哈哈!妙啊!”

    范伢在狂笑,止不住的狂笑。

    那如峭石垂柳般的白须,正似狂风过境般乱舞。

    此时的他,还哪又半分司业的样子,根本就是一个憋了十年才大仇得报的疯娃子。

    旁人更是一脸懵晕。

    这边四季的原理还没想明白呢,怎么就绕回影子了?

    时而偏北,时而偏南,时而正午无影?这是什么人间炼狱?

    可即便他们还无法理解,范伢那大仇得报般的畅快,却是没法骗人的。

    更关键的是,他是范伢,范子,秦地墨家之尊,天下数理之魁。

    这样一个人,有个困扰他一生的问题。

    就在刚刚那一瞬,解了。

    而解他的人……

    诸学博不禁惊望檀缨。

    此时他们的感受,正如彼时的学王初见光武一样——

    虽不明原理,但大受震撼。

    便是韩荪,也不觉间褪去了慵懒与苍凉,将那飘散的目光,聚焦于此。

    但檀缨却满面肃穆,完全没注意到这些。

    只因范伢,已自行悟出南北回归线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