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

209.登坛(2/3)

算是权贵也免不了被派捐。

    比如在历史上的几年后,临安饥荒,市面上买不到米,时任临安知府的马光祖就找上了赵孟启的生父荣王,从他手上「敲」走了三万石粮食,救活了许多人。

    相比于明末时,崇祯想派捐却弄不到几百两银子,这个时代的权贵虽然也自私自利,但风气或许稍微好上那么一点点。

    和其他官吏相比,燕王的派捐就狠得多了,那是所有较大地主家的存粮都被「借」走了,这些阔佬自然对他不满。

    至于普通百姓,想法就要单纯得多了,知道燕王要为他们向上苍祈愿,先不管有没有用,单这份心怀百姓的心,就能令他们感动。

    「燕王殿下不但英武,还仁德,等他坐了江山,咱们小民的日子肯定会好起来。」

    「说到英武,咱们殿下可是真了不起,我大姑她二表舅的儿子那天就在城上,他亲眼看见殿下提着一柄八十斤重的大刀,单手一轮,就砍倒一大片铁甲叛军,眼见着几千叛军就要冲上城头,殿下手中一挥,就炸出一枚天雷,几千叛军就灰飞烟灭……」

    「呀!那雷是殿下放的啊!?俺也听到了,啧啧,那可比天上的雷还响百倍哩,原来殿下有此神通,那今日登坛,一定能把飓风赶跑,哈哈哈,那咱们可就安逸了。」

    「这还有假,都说官家是真命天子,燕王殿下将来也是要做官家的,那自然也是天子,有点神通不稀奇,老天爷怎么也得给点面子,等殿下登坛,这飓风肯定不会来了。」

    「可殿下不是官家的儿子么?官家是天子,殿下也是天子,都是老天的儿子,这辈分该咋论?」

    「这……天上的事,咱少打听!」

    「诶呀,快看快看,殿下出来了……」

    「咦?祭天不是该穿朝服么,殿下这怎么戎装披甲啊?」

    祭坛四周,各有一千将士在雨中列阵值守,而祭坛的南边三十丈处,搭建了一个雨棚,官员们将在这里观礼,而赵孟启也是在这里做好祭祀的准备。

    四个丫头给他整理着衣甲,绾绾捧着凤翅兜鍪要给他戴上。

    「算了,这玩意就不戴了,影响发型…」

    赵孟启见绾绾脸上似乎有些忧虑,便故意用轻松的语气。

    绾绾明白赵孟启的心思,只是微微一笑,把兜鍪放到了一边。

    钱朵一边将佩剑给他系到腰上,嘴里却嘟哝着,「其实你就不该披甲,哪有祭祀带着甲兵的?」

    「披甲怎么了,四哥这一身多英武神气,等以后,菫娘也要给自己置办一身甲。」赵菫眼中闪着小星星。

    赵葙对于赵孟启祭天的作用还是带着怀疑,「四哥,你真的能把飓风赶跑么?那你可比父皇厉害多了呢。」

    按理说,赵孟启确实不该弄这一身去祭天,既不合礼制,又易招雷劈,只是他出门没有带朝服,加上对这场祭祀有不一样的想法,于是就选择了戎服。

    不戴兜鍪的话

    ,应该能够减少被雷劈的概率。

    赵孟启一厢情愿的想着,然后让绾绾把他的发髻解了,用丝带简单的束了个马尾。

    收拾好之后,赵孟启按剑往那一站,金甲寒光,马尾迎风高扬,确实帅气逼人。

    缓缓扫了一眼众人,看到许多人脸上都还有忐忑,「诸位臣僚,孤此去必定功成,尔等静候佳音便是!」

    说完便一转身踏进雨中,披风甩起,犹如火焰。

    「臣等祝殿下凯旋!」

    既然燕王把一场祭祀搞得和出征一样,那官员们也就只能这样祝祷了。

    赵孟启踏着木梯,一层一层的往上走,每一层都有将士伫立镇守,远远看着就有股铁血肃杀之气。

    这时,吴潜也领着官吏将领走出了棚子,就在雨中列班,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赵孟启的身影,渐渐向上。.z.br>

    看着这如此另类的祭坛,吴潜也是忍不住心中摇头,为官数十载,参加过的祭祀不知凡几,大都礼法森严、庄严肃穆,却从未见过杀气腾腾的,这燕王,也不知道是胡闹,还是别开生面。

    雨棚中,还留着一些年老之人,望着愈发高升的那抹火红,眼中十分复杂。

    鲁家家主喃喃,「战胜而回,谓之凯旋,燕王此番若是功成,天下大变之势必不可阻……」

    「那也要能成功啊……」他旁边一个老头满脸皱纹中,藏着不屑。

    「妄图以人力逆天,不过痴人说梦。」另一个老头同样对燕王不以为然。

    「老夫总觉得,若是真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