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只是步兵。
后世漂亮国的一名陆军单兵装备,大约要十几万软币,从花费上来说,宋军也是差相仿佛了。
简单来说,赵孟启在一年之内就要为这支军队花出一千万贯左右,这还是在不打仗的情况下。
而且,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要指望朝廷会为这支军队买单,实质上来说,东卫就是燕王的私军。
于是乎,除了练兵外,赚钱依然是赵孟启目前的头等大事。
……
次日清晨,赵孟启在盘门外等到了吴潜和马光祖,接上船后,驶向太湖,中午才到达了目的地。
横山岛,位于洞庭西山岛之北一里多处,面积不大,大约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一里多一点。
岛上基本是山地,原本岛东沿湖住着十几户人家,已经被迁走。
如今这座岛成为了赵孟启的军器研究所,有三百多名工匠,以及一个营的东卫士兵。
离着还远的时候,就能看到小岛上空浓烟滚滚,还听到了数声雷响,令吴潜和马光祖越发好奇起来。
官船靠上码头,发现这里守备森严,沿着湖边,隔上一段距离就有一座瞭望台,到处可见巡逻的兵士。
下了船,早已等候在此的守军官兵迎了上来。
领头军官握拳重重一锤胸甲,「属下东卫暂十三营营长石呈,拜见殿下,大宋万胜!」
石呈是东卫第一期,不过能成为营长,肯定是最为精英的人才,毕竟东卫如今最大编制才是营,总共不到二十个营。
赵孟启平掌向下,齐胸一碰,以示回礼,「石营长,辛苦了,华夏永昌。」
这就是东卫的新军礼,吴潜和马光祖在营中都见过,此时再看,依然感觉有些复杂。
吴潜摇摇头,「虽不合礼制,但放在军中倒也算合适,刚健干脆,简捷利落。」
马光祖笑笑,没出声,他现在更关心的是,燕王要带他去看什么大宝贝。
石呈询问道,「殿下,食堂已经准备好饭菜了,您看?」
「不用了,我们在船上吃过了。」赵孟启摆摆手,「刚才听到的声音,可是在试炮?」
「回殿下,是陈大工在试炮,都忙活一上午了,说是确保在殿下面前不出漏子。」石呈直言回禀。
赵孟启直奔主题,「那就带我们直接过去吧。」
随即,石呈开路,带着众人往岛中央走,进到一条山坳中。
一路上,除了巡逻队,还看到不少岗哨,或许,还有藏起来的暗哨,这一切表明,燕王对岛上正研制的军器十分看重。
正走着,马光祖才察觉到脚下的道路有些不对劲,不由停下脚步,用脚跟跺了跺路面。
「奇怪,这路面为何如此平整,坚硬如石却毫无拼砌痕迹?」
赵孟启回头,「哦,为了便于运输新军器,所以这路是用水泥铺的。」
「水泥?又是什么?」马光祖一脸懵逼,跟上队伍。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粉状材料,使用上按比列混上砂石,浇水拌匀……」
赵孟启边走边解释,「最好是以钢铁为筋骨,不过在眼下来说,太奢侈了,所以用竹条代替,勉强能用吧。」
水浸之后变硬?
以钢铁为筋骨?
马光祖有些晕,一时还想不透这里面的道理,但明锐的发现了水泥的重要用途。
「若以此物修筑堡垒,岂不是旬日可成,且坚若磐石?」
赵孟启点点头,「这水泥用途很多,比如用来粘合砖石的话,不比糯米差多少,主要是这玩意便宜,用泥土矿渣就能烧制而成。」
具体怎么生产的,赵孟启肯定不会说得太细。
马光祖激动道,「有此神奇之物,那我大宋城池便是固若金汤了。」
「没那么夸张,即便城池修得再坚固,守城者不得力一样要被攻破,何况,这世上,有了坚固的盾,就会有更锋利的矛。」
说着话,众人就来到两山之间的一片开阔地。
赵孟启指着一群人忙碌的地方,「接下来,咱们就能看到,新打造的矛,够不够锋利了。」
片刻后,摆在众人面前的有两把矛,准确的说,是两门青铜炮。
其中一门粗壮短小,模样和一座石臼相似,架在一个食槽一样的硬木底座上。
当然,这个底座所用的木材比食槽厚实坚固得多了,许多部位还用铁件加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