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

353.狗急跳墙(2/3)

「长好了自然就会掉,有什么好奇怪的?」赵孟启说完还做了几个扩胸运动。

    然后钱朵就看到有更多血痂碎片洋洋洒洒往下掉,赶忙凑近细看,感觉难以置信之下还忍不住伸出手指去碰。

    结果刚摸上去,一大片血痂就又掉落。

    「诶?真的好了啊,这长出来的新皮,又嫩又白,真好玩……哈哈,你现在就像背着一个白壳的乌龟……」

    这丫头还真是没心没肺……

    赵孟启扭头就是一个爆栗敲在钱朵头上,「会不会说话!?这么闲,还不去把那些公文收拾好?」

    「玩一下又不会死……干嘛这么凶……就是像乌龟嘛……」

    钱朵揉着脑壳,嘀嘀咕咕去收拾散落在榻上的文牒。

    正好看到钱隆写的回报,就顺嘴说了一句,「钱隆这家伙跑到泉州那花花世界,又没人管,简直就是老鼠掉进米缸了……」

    赵孟启不以为然地摇摇头,米缸里装的可不一定是大米哦,希望泉州真的能平静到后续大军赶到吧。

    他的目光,带着些许忧虑,所看的正是泉州方向。

    泉州城,历经增扩,此时已有「衙城、子城、罗城、新罗城」四重城墙,城内在册人口就有二十万。

    此时,谢方叔带着钱隆周密等人,正在子城城墙上巡视。

    从一入城,谢方叔就把子城的防御交给了这七百多名援军。

    左翼军虽然经过整顿,但依然还有不少原来的成员,而曾八等班直出身的军官又大多前往了流求。

    所以在这个非常时刻,谢方叔自然更愿意信任燕王派来的人。

    七百人虽然不多,却也足够防守住子城了。

    巡视一圈看下来,不但马司右军的兵士训练有素士气饱满,就连东卫的新兵表现得似乎也比自己整训出来的左翼军要强。

    没想到燕王竟然如此善于练兵,当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啊。

    谢方叔不禁感慨,心中变得踏实了许多,感觉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随即他看向身边的周密,「公谨,运往流求的补给都准备妥当了吧?」

    周密微笑道,「请谢相放心,下官再三确认检查过了,军资粮草都毫无问题,都交付给了水军营,明日可按时出发。」

    「那就好,要不是你们来了,还不知道要拖延到何时……」谢方叔放下心。

    流求岛上不但有负责打前站的左翼军,还有五千多名先期移民,目前所有物资都基本要从泉州运过去,负责这个任务的就是水军营。

    水军营也属于左翼军,有四十多艘船,五百多士卒。

    泉州兵力空虚的情况下,谢方叔自然不敢轻易把他们派出去,现在却没有这个顾虑了。

    卸下心头重负,谢方叔走下了城墙。

    只是他想不到的是,水军营指挥使陈磊此刻却并不在军寨之中,而是正坐在蒲家的厅堂中。

    这时候的泉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

    「海港万国商,市井十州人」,各色各样的外番人员在泉州安家落户,落地生根。

    只是他们一般都居住在城外的「蕃坊」中,由他们自己选出来的「蕃长」进行日常管理,而且还能建教堂,立寺院。

    不过华夏人的包容,未必能换来这些异族人的忠诚,当然,本族人其实也未必就忠诚了。

    就如此时,聚在蒲家的一大群人中,既有番商头目,也有豪强士绅。

    厅中上首坐着的,右边那长相如鹰的便是蒲寿庚,左边则是泉州大族留家的家主留元满。

    留家祖上留从效,在王氏闽国的时候,就是泉州散指挥使,宋朝建立后,他便上表称藩,从此留家世代富贵,妥妥的世家。

    而留元满的祖父留正,官至签书枢密院事、左丞相、少师、观文殿大学士等,封魏国公,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

    说来留正大体上还是个好官,除了反战和略微有些没担当的嫌疑外,多是受人赞誉。

    但这并不代表留家就不兼并,不谋利,相反,近三百年下来,留家就是泉州最大的地主。

    而蒲寿庚是大食人,六七代前就开始长居在大宋了,他父亲做过安溪主簿,他本人也在市舶司担任九品官阶的「制干」,负责接待蕃商,「总诸蕃互市」,但蒲家的主业依然是香料贸易。

    蒲寿庚很好地利用了兼通官商的身份优势,把持着泉州的海外贸易,且成为了一城富商巨贾之首,甚至连南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