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上部落首领后发现是在明朝》

第415章:大学者,研究高深之学问也(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在唐宋时期,中国的书院文化就已经很鼎盛,不少书院起于宋代,兴盛千年。

    按理说,各朝各代都对教育方面非常重视,不少皇帝也曾亲自下旨劝学。

    可是这些书院,却都没有演变为近代大学一般的产物,甚至连国子监这样的机构,也最终在历史中淘汰。

    说来可笑,书院教学千年,书院文化鼎盛千年,却一直没有诞生近代科学。

    这个问题也成为李约瑟之问,他想不通古代中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为何却没有诞生近代科学。

    其实原因可能很简单,那就是“学而优则士”、加上科举死死的限定了内容。

    很多人都看到科举的优越性,却忽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举的弊端同样致命。

    当读书和做官打了等号,这些学子也就只能青春作赋、皓首穷经,毕生所求不过功名二字。

    所以宋代曾有个科技小巅峰,此后便是一路下坡。

    而掌握先进指导思想、大概知道问题所在的颜政,却只在东秦惨澹经营不到十年,便已经从无到有,渐渐构建起一个体系。

    这个体系比不得现代,甚至也不如19世纪的西方国家。

    但在本质上,这套体系已经是近代化的、甚至是现代化的。

    诸如教育,颜政就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只要按部就班,就能抄来一套优秀的体系。

    再通过工业化,将工业体系与教育体系连接在一起,实现两者的正反馈。

    这种正反馈,会互相促进着两个体系发展,即便很粗糙,可在质上,足以让东秦傲视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之光。

    人类在教育史上所有走过的弯路,在颜政面前都不存在,他只要按照客观条件,一步一步推进进行。

    ……

    华夏五年10月1日,华夏理工大学的操场上。

    华夏国历史上的第一批大学生,正按照班级和院系列坐在主席台下。

    他们穿着统一的校服,都是灰白色的学生装,配上一顶白色的八角帽。

    在胸口位置,则有一块小布格,上书:华夏理工大学。

    穿出去肯定很拉风,这比中学时期的校服,档次要高出不少。

    王森就坐在人群中,同三个已经相熟的室友说说笑笑。

    物理系的学生是最多的,全校第一届大学生总共有2689名。

    一个物理系就占去七百余人,学生数最少的生物系,只有区区二百余人。

    主要是生物系,现在做的研究太奇葩,不是在培养霉菌,就是在研究动植物的配种、杂交。

    这两百个愿意去生物系的,都是所谓“服从调剂”者,还有不少人,被调剂到了医学系。

    王森和杨子文都算是幸运,在抓阄的时候没被颜政抓到,否则的话,他们这种各门成绩都不突出者,大概率被抓阄到其他院系去。

    在坐等半个时辰后,国君姗姗来迟。

    刚上台,就引发了在场学生的惊呼。

    只见颜政将头发梳的油光水亮,穿着一身华夏理工的校服,挥着手上了台。

    这让学生们大感惊喜,眼神里都流露出了异彩。

    什么是天子骄子?什么是国君门生?这就是!

    颜政满脸笑意的打着招呼,心中早已经是澎拜不已。

    种下一颗籽,发了一根芽,将来长成一棵树。

    这就是他做教育的过程,回想起在草棚亲自上课,回想起一字一句的编写小册子和教材。

    颜政脑海里,满是这一路走来的艰辛。

    若非国府财政宽裕,这条路还不知道要走多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民族未来,也是一个民族必须持之以恒的事业!”

    他在心里暗暗感慨,身为上位者,他终于明白,为何教育会成为举国上下,都最用心和关心的问题。

    “君上万岁!”

    “君上万寿无疆!”

    底下学生自发的开始喊了起来,不少人都激动的振臂高呼。

    颜政挥手应和,忍不住就喊道:“知识万岁、真理万岁!”

    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浪潮中,好在一旁有记事员,正在赶紧记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