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第二百二十七章:血书童谣,进退两难(3/4)

,京察大计,当真是好大一张网啊。」

    「王爷,我等该如何应对?」见许奕回过神来,侯文鸢不由得连忙问道。

    许奕定了定神,缓缓开口回答道:「即可返回县衙,调集衙役与不当值士卒剿匪。」

    侯文鸢闻言满是不解地诧异道:「剿匪?」

    若真能剿匪,此刻他便不会出现在此地了。

    许奕微微点头道:「你只需剿匪,其余的交于孤来处理。」

    此言一出,侯文鸢瞬间心领神会。

    剿匪是假,安民才是真。

    思及至此。

    侯文鸢急忙拱手行礼道:「下官遵令!」

    许奕微微摆手道:「去吧,声势越大越好。」

    「遵令!」侯文鸢再度拱手行礼,随即缓缓退出了车厢。

    待侯文鸢的身影彻底消失于车厢后。

    许奕凝视着窗外昂扬绿意,再度陷入了沉思。

    面对那幕后之人精心编织的天罗地网。

    现如今最好的处理方式便是趁着舆论尚未完全发酵。

    趁着敌人尚未组织起足够数量的百姓之前。

    将所有的潜在危机彻底铲除。

    此举对于旁人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大海捞针。

    但对于许奕而言,却只不过是一时间问题罢了。

    许奕定了定神,随即看向车厢外随时候命的杨先安。….

    微微摆手道:「回工坊。」

    杨先安闻言微微一愣,随即拱手回答道:「遵令!」

    片刻后。

    三辕青篷马车在两百余骑卒的护卫下,调转马头原路返回。

    当三辕青篷马车临近工坊之际。

    阵阵嘈杂声自工坊处朝着车厢疯狂涌入。

    「六爷,工坊外围满了百姓,粗略估计至少也有上千人之多。」

    杨先安纵马行至车厢处,满脸严肃地沉声禀报道。

    不待许奕开口回答。

    杨先安面色微微一变,沉声道:「六爷,那些百姓朝着车队走来了。」

    车厢内。

    许奕闻言面色不由得微微一冷。

    很显然,那幕后之人并不愿意给许奕充足的反应时间。

    上千人虽不多,但也已然足够将车队给围的水泄不通。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息的散播。

    赶往此地的百姓势必愈发地多。

    许奕目光微寒道:「传令!勿伤百姓一人!」

    话音落罢。

    许奕缓缓起身走出了车厢。

    车厢外。

    两百余精锐士卒已然自发地取下盾牌,拔出兵器,组成战阵严阵以待。

    「王爷有令!勿伤百姓一人!」

    「王爷有令!勿伤百姓一人!」

    「王爷有令!勿伤百姓一人!」

    杨先安身骑战马,边朝着队伍前锋缓缓挺进,边大声传令。

    许奕缓缓踏上车厢前部。

    视线越过层层盾牌朝着工坊前的百姓望去。

    在百姓的最后方,柴宝义打开了工坊大门,亲自带着数百位‘伙计,朝着许奕车队所在缓缓挤来。

    场面,一时间格外地混乱。

    许奕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正在逐渐走向暴乱的局面。

    沉声吩咐道:「谷百户,鸣锣。」

    「遵令!」谷登云闻言重重抱拳,随即点出十名骑卒,命其鸣锣。

    而其自身,则手举盾牌时时刻刻护卫在许奕身侧。

    十名骑卒闻令快速收起刀刃,随即自马腹侧兜内取出一面铜锣,一支鼓槌。

    待行至队伍前锋时。

    十名骑卒同时敲响了手中的铜锣。

    接连不断的刺耳铜锣声使得喧哗满天的百姓稍稍安静了一些。

    就在这时。

    一身着补丁长袍,腰背弯曲似罗锅,满头灰白发的老翁瞬间跪地不起。

    满口哭腔道:「求殿下救救我们洛水村一百五十六户百姓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

    此言一出,其身旁百姓无不跪地叩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