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一百四十八章 闯王来了(3/5)

检都忌讳的兵马,却被朱由校询问,是否要交给所谓的蓟镇总督。

    皇帝生气了、不出意外。

    便是高攀龙,闻言之后也低声道:“皇城三卫乃拱卫皇城的屏障,乃天子私军,蓟辽总督如何能调动?”

    “那依照高翰林的意思!上直十六卫军和上直十二拱卫营就不是朕的私军吗!”

    朱由检怒叱,甚至起身拿起奏疏就砸向了高攀龙。

    只是高攀龙不避不让,反而上前一步道:

    “说是天子私军,可臣闻及流言,说上直十六卫军和上直十二拱卫营,只知齐王而不知天子,这样的兵马若是不及时收回,难不成……”

    “够了!”朱由校攥紧了拳头,喝止了高攀龙接下来的话。

    他的生气不是在惶恐和吃惊高攀龙口中的话,而是在生气有人要离间他和自己弟弟的关系,以及想要从自己手中夺走兵权的话。

    偏偏这个人还是一个被自己打落到翰林院负责编纂的无权之臣。

    如果说和齐楚浙宣昆、以及东林刘一燝等人商讨议事,朱由校还需要给对方一些面子,不让朝廷和地方离心离德,那对高攀龙,他就没有那么多耐心了!

    “大汉将军何在?!”

    朱由校一声喊出,众多臣工瞬间心中一悚,高攀龙也愣在当场。

    紧接着、一队十二人、身着山文甲的大汉将军快步入殿,那甲胃碰撞的声音,让所有人只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大汉将军入殿,经历了数个月训练的他们,远超以前的气势。

    他们在站在了大殿长道左右,立定转身,让所有人几乎屏住了呼吸。

    高攀龙也是愣了愣,但愣了之后,他那自以为是的清高脾气也上来了,顿时大声道:

    “齐王乃祸国之乱王,此时若不整治,大明将来必将遭遇大祸!”

    “拉下去!”朱由校目光锐利,好似要吃了高攀龙一般。

    众多臣工的心悬了起来,刘一燝等人也担心朱由校下出要杀高攀龙的旨意,准备劝阻。

    但出乎意料,下一秒朱由校却道:“打二十廷仗!”

    “遵谕!”

    大汉将军闻言,当即上前将高攀龙架了起来,而被架起来的高攀龙还在开口骂着:

    “可怜我大明二百余年国祚啊!万岁!臣忠心一片,您必须要收回兵权啊!万岁……”

    高攀龙被架了出去,而因为他的搅局,先前还在说御马监和朱由检事情的诸多臣工也闭上了嘴。

    眼下这局面,似乎是谁开口谁就遭殃,倒不如等皇帝先消气,再用奏疏继续弹劾。

    不过高攀龙的话,却给了他们一个突破口。

    是啊、执掌兵权的亲王,和年轻气盛的皇帝,史书之上,但凡有二者同朝,都会离心离德。

    那齐王朱由检虽然有兵权,但一旦失去了皇帝的支持,也只能落得大婚就藩,孤老在藩地一生的下场。

    姚宗文心中盘算,在想着要怎么离间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时,朱由校却突然道:

    “散朝!”

    说罢、他拂袖离开,只留下了低着头的众多臣工。

    等朱由校彻底离开后,一些齐楚浙宣昆等党派的官员,才面露讥笑的看向了东林派系的官员。

    一些拿了盐商润笔费,准备弹劾朱由检的东林官员也是无奈,而刘一燝等人更是皱眉不已。

    其中、杨涟眉头紧锁,在臣工散去后,也准备散去,前往吏科继续做事。

    只是走出文华殿后,他眺望着远处的东宫,心中百感交集。

    这段时间、东林党内部松散而矛盾的事情开始持续爆发,让刘一燝心力交瘁不说,也让杨涟、左光斗等人十分烦躁。

    如汪应蛟上疏的赋税新法,刘一燝、杨涟等人都支持,但却遭到了大部分东林臣工的阻挠和反对。

    他们都认为,眼下最重要的是先减田赋,再收杂项。

    但问题是、先减田赋,那么一旦杂项和商税收不上来,朝廷的财政就会更差,导致欠饷的事情再度扩大。

    但先收田赋、再商讨加杂项,这行为又不被众人所认可。

    因此杨涟他们现在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那就是内部意见始终无法统一。

    可如果不管那些其他的清流意见,他们的新法估计还没出内阁、就被驳回了。

    不变法,那么他们就体现不出价值,皇帝自然也就不会青睐他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