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朱由校》

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上东出(3/5)

攻去,而伴随着明军火炮的再度响起,原本被轰开的豁口再度被扩大。

    石块摔落,夯土垮塌,在冷兵器时代坚不可摧的城墙最终倒在了火炮的面前,而众多等待攻城的明军刀牌手也纷纷朝着豁口涌去。

    “下城,堵住豁口!”

    代善反应很及时,他一直关注着豁口处。

    在发现豁口被轰开后,他立即带领了两个牛录下城墙,将豁口第一时间堵上并且命令城墙豁口两端的人用檑木和石块堵上豁口。

    亦东河城的两红旗金军训练有素,即便面对辽东精锐兵马,他们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而是有条不紊的执行着既定的步骤。

    豁口处成为了绞肉机,两方重甲步卒正面开始了碰撞,不断地挤压,不断地有人受伤被拖拽出去。

    金瓜锤和狼牙棒、斧头成为了双方的最爱,每分每秒都有人满脸鲜血的倒下,而在本阵的熊廷弼和孙应元默默看着这一切,情绪没有一丝一毫的波动。

    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是血腥的,无法承受的人就老老实实回家,而不是在战场上拖累自己的同袍。

    一个将领如果无法冷静,那就无法避免更大的伤亡……

    “再运送一些石块、木料来城头,不够就拆屋子!”

    豁口交战的后方,眼看两军陷入了焦灼的攻防战,代善也察觉到了修补豁口的材料不足。

    他对那些将领厉声责斥道:“备战物资怎么用,这些还用我来教你们吗?”

    随着战斗的深入,城头储备的那些滚石檑木竟然已经告急。

    代善显然还是有些低估了明军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守,明军的军心竟然没有丝毫的动摇。

    这样的意志和战力,在复辽之役中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几次,即便是威宁营堡的山西兵,也不过在承受了一成不到的死伤就开始撤退了。

    再看明军、先锋军的死伤已经在一成左右了,但他们依旧在悍不畏死的发动进攻。

    “黄台吉说的没错、不应该给明军时间的……”

    这一刻、代善想起了当年沉阳之战后黄台吉的话,此刻只觉得无比后悔。

    当时如果金军忍得下死伤,一口气拿下辽沉,哪怕死伤两三万女真勇士,那也比眼下要好多了。

    有了辽东半岛,他们不可能这么被动。

    给足了明军训练的时间,现在反倒是他们不如明军了。

    咬紧牙关,代善扭头瞅了一眼后方,只见一些金军正紧张的沿着马道驱赶着骡子、马匹将一些守城器械上城。

    这一点他还是很满意的,只是守城器械再多也没有用了,眼下的金军死伤已经达到了一成,按照以往对阵明军的惯例,顶多两成、己方就会溃败……

    想到这里,代善的心跳开始加速,大脑充血,不断地再想对策,但沉闷的火炮声无时无刻不在打断他。

    不等他想出什么好主意,倒是他一直期盼的人立了功……

    “驾!驾!”

    明军本阵,伴随着塘骑从侧面奔袭而来,正在观摩战场的熊廷弼和孙应元等一众将领纷纷侧目看去。

    这塘骑策马上前,随后一气呵成的翻身下马,并将怀里的军情交出。

    “经略,这是大宁府的军情!”

    “嗯?”听到大宁府有军情,所有将领都皱起了眉头,意识到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果然、当熊廷弼抢过军情打开的时候,上面的军情和他猜想的大差不差。

    “莽古尔泰带兵一万二叩关大宁府。”

    熊廷弼转头对孙应元说出了这句话,而身后的一些将领也露出了惊诧的表情。

    他们倒是没想到、都到了这种时候,建虏还敢玩围魏救赵的手段。

    不过对于这个消息,诸多将领没有什么惊慌的表现,只因为在出征前熊廷弼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和安排。

    “大宁府有贺世贤带着六个营的兵力驻守三座城,广宁府也有三个营,莽古尔泰想叩关也得看看能不能打得过贺疯子。”

    合上军报,熊廷弼不再多说,而是继续围观战场的局势。

    时间在一点点的过去,而负责防守的代善眼看己方军队死伤快要超过两成,只能硬着头皮无奈下令道:

    “全军撤往亦迷河城!”

    “哔哔——”刺耳的木哨声响起,伴随着木哨声响起,金军开始从城头撤下,步步为营的撤退。

    战场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