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门》

八千里路中都相逢(3/4)

一米八,气宇轩昂。

    施肩吾后面数名随从,玄衣劲装,背负长刀,虽然高矮胖瘦不同,但神情木然,服装一致,倒似是,这施肩吾的身份,也是非同一般。

    此时,南宫玄武见到施肩吾之后,主动上前,询问道:“敢问,先生是那位?”

    这时,施肩吾笑道:“叫我施肩吾便是,如果小少年愿意的话,我们便是朋友。”

    南宫玄武本来就对眼前之人,莫名的亲切,所以,听施肩吾自报姓名,竟无丝毫诧异之色。

    此时,南宫玄武说道:“我们虽萍水相逢,却很投缘,我叫南宫玄武。”

    施肩吾听完,哈哈大笑:“我身边能对上眼的朋友,就没有你这么年轻的,今日竟然在此遇见,也算是,难得的缘分。”

    施肩吾说完,心中舒畅,笑声中不带任何凌厉劲道,但却震得树叶簌簌飘落。

    这时,施肩吾来到日月潭的崖边,弯腰俯下,伸手攀下一枝碧玉海棠花,放在鼻前深深一吸,望着中都山脉之下的上都城,说道:“如此,良辰美景,岂能辜负。放声高唱,与我同化,夫复何求!”

    南宫玄武走到施肩吾的身后,说道:“既然先生,愿意高歌一曲,晚辈我洗耳恭听。”

    施肩吾听完,没有转头看他,依旧看着远处的上都城,哀伤吟唱道:

    “黄昏过完,月如牙形,醉回往事,心事谁知,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月何时圆,时梦时醒,醉眼月明,一纸山海,只叹流年。”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一丹心;

    今青年,举杯邀明月,畅谈古今,怡然自得 漫步日月潭。”

    “待峰回,万物路转,繁华落幕,南海万里阔,壮志凌云,直上九重天;

    等老时,洗铅华,隐居乡野,红尘俗世,尽淡然,几时归去,复得闲心。”

    施肩吾唱完这三句之后,此刻,落日早已为群山吞没,靛蓝色的夜空已有淡淡星群,晚风凉爽。

    南宫玄武有感而发。

    南宫玄武跟着唱和: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施肩吾听完说道:“少年小友,所唱,可是战国初年,来自荆楚的屈原所作之词语。你可知道,其中所描写的含义。”

    南宫玄武坦言道:“我在战国初年,从荆楚的地方,学来的诗词,并不知道是谁所著,更不知其中的含义。”

    施肩吾说道:“啊,你在战国初年,你才多大年纪呀,少年小友。”

    南宫玄武说道:“跟你开玩笑的,我就是曾听上都城之人,说起这个诗词而已呢。”

    施肩吾说道:“哦,原来如此,这是屈原所作的《天问》,意意是告诉你们少年人,我们的历史来源于何处,以及未来我们长大之后,又去往宇宙更遥远的地方,那里叫做银河,银河之外,还有星际九门。”

    南宫玄武说道:“星际九门是什么?”

    施肩吾说道:“我也不知道,只是《神农经》中有记载,我把此书赠送给你,以后你来找寻,星际九门的答案。”

    南宫玄武用力点了点头,说了一个字:“嗯。”

    这时,施肩吾从怀里取出一本羊皮书,交给南宫玄武说道:“这本《神农经》,当是,我们交友的见面礼,赠予你。此书《神农经》,乃是神农氏亲笔所著写。”

    南宫玄武只见,这是一本封面为《神农经》三字赫然醒目的羊皮书,笔迹与云星辰的神农棋盘,背后所刻写的那数句诗文相同。

    南宫玄武接过《神农经》,心中甚是欢喜,但是,他突然明白,这应该是施肩吾临别赠物,不由得,心中一阵难过,顿时,眼眶红了起来。

    施肩吾明白南宫玄武的心思,拍了拍南宫玄武的头,笑着说道:“傻小子,人生聚散离合,如浮云变幻,宇宙万物,尽皆如此,何必难过?”

    南宫玄武却不知怎地,一下子,悲由心来,泪水在眼眶转动。

    只是,施肩吾不知道的是,南宫玄武从五朝十国穿越到春秋时期,直到现在大唐唐宪宗元和初年,已经独自一人和两只神龙,生活了一千多年,难得,今日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