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封赏大哥刘伯的儿子刘信。
大嫂知道刘邦怨恨她当年的行为表示于是她便去寻求刘太公的帮助。刘邦拗不过自己父亲的再三劝导,极度不情愿地给这个嫂子的儿子起了一个封号——“羹颉侯”。
“陛下,羹颉侯的德行恐怕不足以担任宗正一职,请陛下三思。”典客刘揭出声劝道。
“是啊!还请陛下三思!”
“臣附议!”
群臣都不支持刘信担任宗正一职,觉得刘信的彻侯封号不足以担任宗正。
^0^ “哈哈!诸位爱卿用的着这般劝朕吗?难道羹颉侯不是刘氏宗亲子弟吗?既然如今羹颉侯是刘氏宗亲的年长者,那朕就封刘信为宗正。”
“奉常由朕之昆弟刘兴居担任,并封兴居为东牟侯。九卿之位关系重大,内史祝午年迈,朕不忍心让其受累。”刘襄沉声道。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道。
刘襄对他的堂叔刘信没有什么印象,但也觉得刘信挺惨的。刘邦天天来蹭饭,他嫂子不烦才怪呢!而且就算要追究责任,这事情也和刘信也没关系啊!
刘太公有四个儿子,刘邦是老三。刘邦称帝后,他二哥刘仲与四弟刘交一脉都得到了封王,只有他大哥这一脉只得到了一个彻侯,还是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封号。
“另我朝百废待兴,急需大量治国人才。朕希望诸位爱卿能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士入朝。朕将当庭策对考试, 择其优者委以重任。”
“各郡县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刘襄沉声说道。
“陛下,地方长官该用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考核?”张苍恭敬道。
“朕将其分为常科与特科两大类。常科有:孝道、廉洁、农业、文采;特科有:治国良策、直言极谏、明经、明法。”刘襄缓缓说道。
“陛下圣明!如此我大汉就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我大汉昌盛指日可待!”张苍恭敬道。
“所需异议,就退朝吧!”刘襄沉声道。
“退朝!”内官朗声道。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恭敬道。
:m..
亲,本章已完,祝您阅读愉快!^0^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http://wap.xbiqugu.la,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