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尽头》

078 有人落碗,有人砸锅(万字大章,求订阅,求月票)(6/7)

赚到了,一定要去华夏一趟,去见一见这位送了他一场富贵的华夏人。如果对方愿意的话,他一定要请这位贵人喝上一杯,然后诚恳的道歉,说不定他们还能成为朋友。

    好吧,想远了。

    在经过一整夜的资料搜集跟查找之后,尼森·蒙巴顿已经可以确定只要拿到具体代码,他的确就能快速的在全世界注册好专利。因为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在任何专利检索库中找到类似的技术跟功能,这也意味着对于任何市场来说,技术的新颖性跟排他性没有问题……

    是的,尼森·蒙巴顿并不懂技术,但他懂专利法就够了。

    能被这两家公司重视的技术……

    尼森·蒙巴顿觉得,威尔尼森公司即将起飞,成为世界……不,在成为世界知名公司之前,也许他应该把公司给洗白。毕竟专利蟑螂的绰号,不那么好听……

    ……

    几内亚共和国,拉贝大学。

    对于许多人来说拉贝大学就跟几内亚这个国家一样不知名。几内亚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所以也很少有国外的人愿意去了解这个国家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不是刻意冷落,纯粹是习惯性无视。

    生活在这里的大多数人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无视,自己过自己的小日子也挺好。在拉贝大学当个教授已经比国内大多数人要强了。

    当然也有人不甘心被无视,渴望逃离这种环境,站到更高的平台去看更好的风景。

    奥博特·雷洛显然属于后者。

    从小,奥博特就是个不甘平凡的人。事实上在这片充斥着战乱的土地上长大,还能拥有高等学历也的确已经算是天赋惊人了。当然,重要的是他的家境也不错。

    但这还不够,尤其是在法国留学之后,开阔了眼界的奥博特向往着西方世界那种洒脱、浪漫的生活。

    可惜的是,他从巴黎萨克雷大学毕业之后并没能留在那片土地上。他就读的萨克雷大学的名头不够响亮,甚至被冠以野鸡大学的称呼,于是留学签证到期之后他便只能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不过这次留学经历还是让他成功的应聘到了拉贝大学,成为数学系的一名教授。

    如果是普通人大概会接受命运的安排,但奥博特并不认为自己是普通人。在拉贝大学当教授的日子里,他从没停止过学习跟研究,他希望能去普林斯顿、哈佛又或者帝国理工、巴黎大学这样的名校去任教,并通过高校的跳板去接触哪些名流。

    两年时间,投递了数封简历石沉大海之后,奥博特终于开始静下心来分析情况,然后发现想要被这些学校重视,他需要有一封地位足够高的学术大拿的推荐信,又或者能够做出让这些学校明白他价值的成绩。

    选题,研究,论文……

    他将目光盯准了由普林斯顿大学主编的《数学年刊》,他相信只要他努力,只要有一篇惊世骇俗的论文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他的理想便会实现。全世界都会看到他的闪光之处。

    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大学时分数最高的偏微分方程。

    又是五年过去了,他总计向《数学年刊》投递了六篇论文,然后迎来了六次失望。拒稿邮件收到的越来越快,让他怀疑《数学年刊》那些编辑们根本没有仔细阅读他的文章。

    奥博特怀疑是因为他的肤色遭到了区别对待,但这种事他没有证据,那些该死的白人老爷!

    这也让他的心态越来越焦躁,毕竟他已经三十六岁了。继续在拉贝大学蹉跎几年的话,他怀疑自己会跟这所大学一样,渐渐腐朽,他不甘心。

    ……

    “如同这个示例,我们需要巧妙利用流体速度场与磁场的藕合作用来计算不可压磁流体方程组的光滑解在BMo空间的爆破准则,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思路,可以说是我独创的数学方法。我希望大家都好好看一下我的这篇论文,并通过我论文中讲述的这种数学方法解决黑板上的例题。”

    课堂上奥博特·雷洛交代的课后作业换来讲台下学生的一片哀嚎。

    跟正常的作业相比这种夹带私货的作业是最难下笔的。

    尤其是奥博特·雷洛教授的论文本就晦涩难懂,让他们根据论文中的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基本上相当于要写一篇论文了,日常作业都要布置论文,让人想死。

    不过了奥博特显然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反应。

    没有给学生们抗议的机会,下课铃声一响他便拿起整理好的教桉走出了课堂。

    这些孩子还不懂事,他们现在接触到的是一位伟大的数学思想家所留下的宝贵财富,奥博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