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三国》

三一 袁本初虎踞河北 袁公路命丧江亭 二(2/3)

br>    许褚寻思:“丞相与刘备一向交好,只是叫我劝回,不曾叫我厮杀,不能伤了和气,只将他说的话回复,使丞相自行裁夺便是。”遂不再勉强,领兵自回,将刘备原话回复曹操。

    郭嘉、程昱一听,都认为刘备不肯回兵,叛意显露,再次劝谏。

    曹操说:“吾早有疑心,才使朱灵、路昭随军监察。不妨借刀杀人,先让其截杀袁术,除掉大患,然后再图。”

    正议间,忽报张杨部下杨丑杀死张杨,带领张杨部下来投,却被眭固所杀。

    眭固带领张杨部下屯军射犬(今河南武陟西北),欲投奔袁绍。

    曹操放弃追赶刘备,派遣史涣、曹仁急攻眭固。

    眭固自领亲兵出奔袁绍,于犬城被史涣等截击斩杀,曹操再围射犬,众人皆降,曹操因此吞并河内。

    从此,袁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且说刘备来到徐州,刺史车胄出迎,公宴招待刘备。

    孙乾、糜竺等一班旧部前来参见,刘备一面派人打探袁术动向,一面随糜竺回家探视家眷,从此脱离了曹操,又踏上了颠簸流离,寄他人篱下的亡命生涯。

    正可谓:逃脱渔网想入海,挣破鸟笼欲飞天。心高意远复汉室,家陷弟散躲灾难。

    罗公借后人诗感叹刘备这次出行: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袋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且说走投无路的袁术,前往灊山投奔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被拒绝,于是致书袁绍,想以帝号相赠,与其联合。

    袁绍回复,若得玉玺,同意接纳袁术。

    袁术急忙收拾人马及宫禁御用之物,携带玉玺前往投奔时任青州刺史袁绍长子袁谭,途径徐州地界,遭到刘备引军截杀。

    先锋纪灵出马,张飞迎战,不到十合,被张飞一矛刺死马下。

    袁术见败军四散逃命,亲自率军来战,正遇刘备率中军来迎。

    两军相遇,刘备引军暂退,袁术挥军赶来,忽然左军朱灵、路昭,右军张飞、关羽各领兵马,左右包抄过来,刘备率中军回头掩杀。

    袁术军队被杀得横尸遍野,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胜计。

    袁术惨败,欲回寿春,又被雷薄、陈兰拦袭,劫去钱粮草料,只得领着一千老弱残兵到距离寿春八十里的江亭暂住。

    时值建安四年(一九九年)六月,盛暑炎热,只剩麦子三十斛,缺粮断饮,不少人因酷暑难耐、饥饿难忍而死。

    袁术因平时吃山珍海味惯了,吃不下粗茶淡饭,想要蜜浆解渴。

    事到如今,哪有蜜浆?

    厨丁回说:“只有血浆,没有蜜浆。”

    袁术见一个厨丁竟敢这样讥讽自己,坐在床上,叹息良久,大呼一声:“我袁术怎么会落魄到这个地步!”然后一头栽下床来,呕血斗余而死。

    可叹袁术自建安二年二月以年号“仲氏”在一隅之地称帝,至建安四年六月灭亡,伪帝仅存两年零四个月,与那些烧杀抢掠的短命山大王何异!

    刘备闻知袁术已死,留所带五万军马镇守徐州,写表申奏朝廷,致书曹操,令朱灵、路昭携表持书自回许都,一面亲自出城,招谕流散百姓复业。

    朱灵、路昭回见曹操,具言刘备留下军马,遣归回复。

    曹操大怒,欲斩二人。

    荀彧劝阻并献计说:“可致书车胄,密令就地铲除刘备。”

    曹操依计,暗派人至徐州见车胄,密谕钧旨。

    此时正值陈登从广陵回来为父庆寿,车胄即请陈登商议。

    陈登献引狼入城、瓮中捉鳖之计,教车胄于瓮城埋设伏兵,待刘备出城招民归来,前往迎接,等刘备到来,命伏兵斩杀。

    陈登回见父亲,言明此事。

    父亲陈珪素与刘备相善,命其速告刘备知晓。

    陈登也倾慕刘备继承陶恭祖之志,爱戴百姓,不想害其性命,便谨遵父命,飞马去报,正遇关羽、张飞先回。

    陈登报说瓮城埋伏之事,献乘其不防、攻其不备之计,教夜扮曹军,赚开城门,引车胄出迎,趁其不备,突袭斩杀。

    关羽、张飞依计,遂有“关公赚城斩车胄”一段精彩。

    关羽斩了车胄,张飞杀尽车胄全家,招降车胄部从。

    刘备回来,关羽、张飞携车胄首级相迎,具言车胄奉曹操钧旨欲害之事。

    刘备大惊:“杀了曹操心腹,岂肯善罢甘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