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240章连夜追杀(2/4)

松,箭矢闪电般射去,「噗」地一声,屋内一名北静王府的护卫竟被这一箭射穿了头颅,哼也未哼,倒在了地上。

    「二十八匹!」屋外传来了贾贵的声音。

    一语未了,贾珝猛地拉开弓,冷森的箭尖对准了屋子,一声弦响,箭矢呼啸而至,又一名北静王府护卫被强劲的箭矢钉在了地上。

    「二十七匹!」紧跟着又传来了贾贵的声音。

    剩余的护卫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得其他,直接躲在了张家人的身后,用他们来阻挡贾珝的箭。

    侍卫长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咬着牙大喊道:「贾珝,老子答应了!」

    贾珝大笑一声,再一次射出了一箭,一名刚刚站起来的护卫被这一箭射穿了脖子,其余护卫大惊,连忙将自己的身体隐藏在张家人的身后。

    屋外传来了贾贵的声音:「这一箭是因为你对侯爷不敬,一炷香之后,二十六匹军马会送来。」

    侍卫长脸色铁青,却也只能咽下这口气,想着若能逃出去,一定会找贾家人报此仇。

    半个时辰后,送走了抱着炸药包的侍卫长等人,贾珝命人点燃了一支蜡烛,这是军中用来计时用的,一支蜡烛燃完便是一个时辰。

    张姓老者领着家人走了过来,跪倒在地,颤声道:「求侯爷救救我那可怜的孙子孙女。」说着,自己叩头不止。

    老者的儿子儿媳更是嘭嘭地将头叩得山响。

    为了能够节省马力,北静王府的侍卫仅带走了老者的孙子孙女,这样他们就多出了九匹马来。

    贾珝只看着蜡烛,并不吭声。

    时光难熬,当蜡烛燃到一半的时候,贾珝从怀中掏出了怀表,点了点头,不得不佩服大明的工匠,正好半个时辰。

    这时,贾贵疾步走了进来,小声说道:「两千匹军马已经赶来了,随时可以出发。」

    贾珝:「知道了。你说赵瑄他们能将人拦下吗?」

    贾贵怔了一下:「卑职相信侯爷的判断。」

    贾珝笑着点了点头。

    当蜡烛快要燃尽的时候,门外传来了骚动,一名亲兵走了进来,禀报道:「侯爷,孩子救回来了。那些贼人在榆河畔放下了孩子,卑职们看着他们渡过了河。」

    贾贵笑了:「真神了!他们还真选择从神京南下,二十六匹马,十七个人,最多再有半个时辰,他们就会撞进赵瑄他们的埋伏中。」

    「用不了半个时辰,一人三匹马,也就一炷香多点的功夫而已。」

    说完,贾珝站起身,下令道:「立即出发!」

    ............

    八名亲兵一边四个,正挎着刀站在忠武堂洞开的大门两边。

    亲兵队长则挎着刀在院门前走走停停,不时将目光来回巡弋。

    一阵脚步声传来,亲兵队长立刻将目光投去。

    只见贾赦满头大汗地走了过来。

    亲兵队长迎上前去,拱手道:「老爷!」

    「嗯。」

    贾赦点了下头,正准备进去,却被亲兵队长给拦住了。

    贾赦怔了一下,问道:「怎么回事?」

    亲兵队长连忙躬身答道:「回老爷的话,里面正在议事。」

    贾赦:「我有急事。」

    那亲兵队长面显难色:「这个....姑娘吩咐了,这个时间不见人.....」

    贾赦面容凝重地对他说道:「我真有急事,这样,我也不为难你,你去禀报一声,这总行吧?」

    亲兵队长牙一咬:「好!老爷稍等片刻,小的这就去禀报!」说完,小跑着走了进去。

    忠武堂,偏厅中央摆了一张屏风,将偏厅分为了内外间,黛玉坐在了屏风后面,紫鹃和琥珀在边上伺候着,焦大则领着贾环站在门外。

    黛玉看完贾珝的信,急剧思索了片刻,取过一张笺纸,提笔濡墨,在纸上写了五个人名,将笺纸交给琥珀,对站在门外的焦大说道:「告诉他们,只要消息传到神京,立刻上折子弹劾侯爷,最好说服都察院、国子监和翰林院的清流们一齐上折子,声势越大越好,要给人党争的感觉。」

    焦大接过笺纸仔细瞅了瞅,这五个文官中竟有两名是皇帝年后简拔的官员,其余三人他也只认识通政司那位,他把笺纸叠好,想了想,又问道:「是否需要提前将北静王叛逃的消息传出去?」

    林黛玉笑着摆摆手道:「不用了,此事侯爷另有打算。」

    闻言,焦大怔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