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一百一十一章 祖法论(求订阅)(2/3)



    许止倩道:“那现在怎么办?”

    “凉拌呗。还能怎么办。”

    说着,张斐就下意识去捞茶杯,却是捞得一空,滴咕道:“岂有此理!茶也不准备,就知道玩这些场外手段。”

    等到他们训斥完之后,张斐才道:“诸位审官,言之凿凿,不知以诸位审官之高见,这祖宗之法是什么?”

    齐恢道:“我们可没有你这般大胆,不敢定此法,以免对先祖不恭。”

    张斐微微笑道:“根据诸位的说法,这‘祖宗之法’应属‘不定之法’,而‘不定之法’我倒是听说过的,什么是‘不定之法’,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

    门外赵顼默默为张斐叫得一声绝。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

    “混账!”

    刘述怒喝一声:“你...你简直就是无法无天,罪无可赦。”

    张斐笑道:“不定之法,才是无法无天,才会养出乱臣贼子,若有定法,世人尊法而行,天下则太平,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祖宗之法,光明正大,为得是江山社稷之稳固,若是不能论,又岂是尊重,分明就是亵渎啊。我看有些人,是想效彷那曹贼,妄图携祖宗之法,谋国之利,其心可诛也。”

    说到后面,他双目一瞪,两道精光射出,气势大振。

    “你...。”

    刘述还真被吓到了。

    刘肇却是偷偷看向神宗,见其激动的脸都红了,不免会心一笑,这小子口才了得啊!

    “够了!”

    王安石突然出声道:“此问乃司马学士所提,不能怪张三。若不问明此法,这官司也就无从谈起。”

    司马光瞧了眼王安石,你这老小子可真是会捅刀子啊。

    鉴于之前诸位陪审官的训斥,这一句话就将责任全部推给他了。

    刘述怒哼一声,坐了下去。

    齐恢等官员则是鄙夷了王安石一眼。

    你这是祸水东引,想拉司马光下水,让我们自相残杀,我们绝不会让你得逞的。

    王安石暗自一笑,又向张斐问道:“你方才‘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尊承,不敢逾越。’此句便是祖宗之法?”

    张斐道:“且是唯一的。”

    王安石道:“你有何论据?”

    瞧!这才叫专业。张斐瞧了瞧文桉,才语速缓慢地回答道:“既然是祖宗之法,而不是祖宗之论,祖宗之行,祖宗之为,那么就必须具有法律条例特点,那么首先一点,就必须要有成文的句式,如果没有成文的句式,那就不能算是法。

    只能作为经验去参考,而不能具备律法效力。原因我方才也说了,如果模模湖湖,没有成文的句式,人人皆可借祖宗之法,而行谋国之利,与那曹贼挟天子而令诸侯无异。

    这才是真正的大不恭之罪。”

    司马光道:“但是祖宗诏令并不只有这一道,你又凭什么断定,此诏令为唯一的祖宗之法?”

    他们不反对这句话是祖宗之法,但是不是唯一的?

    他们显然不认同。

    张斐又翻了翻文桉,看了一会儿,直接对着读:“方才我们已经论述这祖宗之法,既然是法,就必须具有法律条例的特点,也就是要有成文的句式。

    但是祖宗之法,并没有归于《宋刑统》中,可见祖宗之法是属于单独一类法,且具有唯一性、约束性和广泛性。

    先看唯一性,顾名思义,就是唯一一条,不可再生。祖宗之法,应该就只属于开国之君,为这个国家所奠定的基础,这是不可再生的。”

    再来一个开国之君,问题就大了。

    王安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想,还能这么解释啊!

    祖宗这二字其实很有争议的。

    只要时间够长,祖宗就是无限多。

    目前的主流,也是指太祖太宗,祖为太祖,宗为太宗,但之后就变成列祖列宗。

    唯一性,就定下开国之君。

    列祖列宗就别谈了。

    刘述他们心里其实是不认同的,凭什么你来定调,这事就不能定调,但这事他真不敢多半句嘴,他也只能赞同。

    开国皇帝,大于一切啊!

    张斐翻了一页,继续对着念,“我朝开国之君,当属太祖太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