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们还是学生(2/3)

明明就是这么说的,我们可都听见了。”

    一众学生是纷纷点头。

    “看看看,你们文人.!”

    嗯?

    所有人都看着他。

    在坐的哪个不是文人。

    就你小子不是。

    这里可是国子监,不是三衙,你想干什么。

    张斐也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赶忙改口道:“你们这些人就爱断章取义,我是说了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但这表示我是支持王学士的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吗?”

    “不是吗?

    “是吗?”

    “当然是的。”

    “胡说八道。”

    张斐双目一瞪道:“我的重点是这句话吗?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我的重点是,官家想要励精图治,想要国强民富,想要进步,这有错吗?”

    “可是.。”

    “别可是,先回答我,这有错吗?”

    “话这么说,倒是没.没错。”

    “这不就结了吗。”

    张斐双手一摊,又道:“你做不到,那只是你个人的问题,你不能认为别人也跟你一样傻,也都做不到。

    秦孝公在改革前,提出的要求也是很过分的,刚刚被魏国打得差点亡国,他竟然还要求打赢魏国,这不是疯了么,可人家商鞅给出了答案。

    后来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百姓,汉高祖提出的要求也很过分,既承秦制,又不能走秦国的老路。

    这真是太难了,可人家萧何给出了答案,后来又用了老子的无为而治,便有了后面的文景之治。后来汉武帝即位,他不满足做个富人,他不愿意总是挨打,但这怎么可能,可人家卫青霍去病打得漠南是无王庭。

    那唐太宗就更过分了,这人简直贪婪成性,无耻至极,他是既要有秦皇汉武的武功,又要有文景二帝的文治,这不比王学士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要难上一万倍吗?

    但是,人家房玄龄说可以,长孙无忌说可以,杜如晦说可以,魏征说可以,李靖说可以,李绩说可以,马周说可以。更令人郁闷的是,就连那长孙皇后都说可以。

    可到了咱们官家呢,结果就摊上你们这一群人,想打个胜仗,不行,没钱,想赚点钱吧,不行,藏富于民,但问题是,百姓过的生活也不比唐朝的百姓好。

    结果到头来,就是仗也没有打赢,钱也没有赚到,那么问题来,你们当官到底想干嘛?发财养小妾吗?”

    静!

    这一番吐槽下来,教室内外是死一般的寂静。

    就赵顼一个人听得很爽,这绝对是他人生中上过最爽的一堂课,真是相逢恨晚。

    同时不少人是羞愧的无地自容。

    这课真心上不下去了。

    真是杀人诛心啊!

    可他们也不敢说,那边是李世民,这边是赵顼,这能一样吗?

    皇帝才是老大。

    这“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你没有听过么。

    蔡京突然一脸憨憨地说道:“老师,我们还是学生。”

    你蔡京在我面前装憨?你省省吧。张斐一翻白眼,很不爽道:“那又如何?”

    蔡京道:“我目前是做不到,故此我们才来上课,还望老师传授我们治国之道。”

    其余学生顿时眼中一亮,不禁暗中给蔡京点了一赞,立刻齐齐向张斐拱手,询问治国之道。

    这看似恭敬,但其实是在说,你行你上啊!

    那些老夫子也都望着张斐,你方才吐槽吐得很嗨皮,来来来,让我们听听你的高见。

    “呃我想表达的是,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也不知道王学士会否成功,但你们想都不敢想,肯定是做不到的,这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你们一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不能安于现状。”

    “请恕学生愚钝,不知路在何方,还望老师能够为学生指明道路。”

    “还望老师能够为学生指明道路。”

    一种学生是齐声言道。

    张斐激动道:“靠!我又不参加科举,我就一珥笔,你们好意思问我吗?”

    叶祖恰道:“老师现在可也是官员,我们可都还不是。”

    “从九品下?”

    “那也是官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