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三百六十一章 言多必失(2/3)



    吕惠卿刚刚离开,许芷倩就来到厅内。

    “吕校勘怎么来了?”

    “吕校勘打算请我去算学馆当老师。”

    “啊?”

    许芷倩朱唇微张,是呆若木鸡地看着张斐。

    张斐也是一脸苦笑:“这回可真是玩大了呀。”

    许芷倩听罢,又瞧他郁闷的样子,不禁噗嗤一笑。

    张斐没好气道:“你还笑。”

    许芷倩急急问道:“那你答应了没有?”

    “当然是没有答应。”张斐道:“我又不懂什么算学。”

    许芷倩道:“可不见得,那警署的财政,不就是你建立起来的么,可是比其它官署的财政要好得多呀。”

    张斐听得心中一凛:“喂喂喂,这话你可别瞎说,我方才是好不容易才拒绝,要是被你这么一提醒,还真让我去了,那可就糟糕了呀。”

    许芷倩好奇道:“大家争请你去当老师,证明他们认同你的才华,可不算什么坏事,你为何这般害怕。”

    张斐叹了口气道:“因为言多必失,尤其是关于财政。”

    王安石成立算学馆,为的是新法,所以算学馆肯定就不是教数学这种专业知识的,而是要推崇王安石的治国理念,以当代话来讲,就是功利学说,以国家利益为先,不要天天讲什么道德、仁义,那专业一点说,就是国家经济学。

    其实张斐也能够去讲讲的,毕竟他也是学过经济法,财政法,等等。但王安石是有着自己一套完善的政治理念。

    张斐要去讲课的话,那就必须遵从王安石的理念去讲,不管是对与不对,因为这本就是带有政治目的的。

    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也不在张斐的计划之中。

    张斐必须要鼓励王安石推动新法。

    他目前所得的一切利益,皆是来源于王安石要变法。

    许芷倩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是她也认同,财政之事,真的是言多必失,你多说一文钱,可能都会引发很大的问题。

    这小两口正聊着,司马光又晃晃悠悠来了。

    张斐都快抑郁了,“司马学士,不会是律学馆也出了问题吧?”

    司马光一愣,“你已经听说了?”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张斐摇摇头道:“我就随口一说,不知出了什么问题?”

    “这么下去,可是不行啊!”

    司马光摇头叹道。

    张斐错愕道:“什么不行?”

    司马光道:“就是你的五日一课。”

    张斐兀自困惑,“为何不行?”

    司马光道:“如今来律学馆报名之人,有数百人之多,你五日一课,那就算一班五十人,你就是轮着上,每个学生一个月最多才上一课,这如何能行?”

    张斐激动道:“其他助教呢?难道国子监就我一个助教吗?”

    薅羊毛不能老是抓着一只薅啊!

    司马光没好气道:“国子监教律学的助教倒是不少,但你的法制之法,与传统律学理念是有冲突得,你否定了法家,又将儒家与律学分离,这导致大家都不会教了。”

    张斐眨了眨眼,“如此说来,我不得天天去上课?”

    司马光皱眉道:“问题就不在这里,你是否天天上课,都还只是其次。问题在于,你的法制之法,尚未有定论,但又影响到传统的律学,你如果天天去讲学,亦或者说律学馆就上你的课,那不是说你的法制之法已经取代传统的律学。你可知道,这会引起多大的风波吗。”

    律法也关乎着所有人的利益,你若只是在上课谈谈,人家还能观望,毕竟只是学术之争,士大夫对于这一点,还是比较宽容的,因为宋朝社会结构与以往朝代是不大一样,新潮思想是层出不穷。

    如果说法制之法正式进入宋刑统,这个就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

    人家可就不会答应。

    司马光去国子监布置课程时,国子监的官员是一个劲的抱怨,你这律学馆,我这国子监全乱了,这怎么行。

    弄得他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张斐心里也清楚,而且他也是格外的小心,他都不敢直接说法治的理念,他是用儒家和法家的问题来推动这个思想,而且是站在皇帝角度去谈。

    但是他忽略了一点,这新学术,会严重影响到传统教育。

    他深知这么下去可是不行,他只是想埋一颗种子下去,然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