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八百零五章 戴罪羔羊?(4/5)

例外。

    原本是去指责辽国的,但结果弄得自己这么被动。

    早知道,就还不如不去。

    面对辽国给予的压力,朝堂上是回归沉默。

    其实沉默就代表着妥协,只是他们不敢说出来而已。

    最终还是富弼想到一个办法,也就是说,让辽国遵循证据,承认那些领土是属于大宋的,以此来换取宋朝拆掉雄州的那些防御工事。

    辽国可能答应从争议地区撤兵,但不可能答应承认那些土地是宋朝的。

    但这也只能是拖延之术。

    可就在这时,最高皇庭突然宣布,经过多日的证据查证,最高皇庭决定将开庭审理河东百姓土地诉讼案。

    此消息如此突然,群臣是震惊不已,之前他们眼看张斐迟迟未决定开庭审理,以为张斐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稍稍放心一些。

    哪里想得到,张斐突然决定要审理此案,事先可是没有一点风放出来。

    能够阻止张斐的,只有皇帝。

    因为政事堂是无法干预司法的。

    但问题是,辽国刚刚给他们两巴掌,这时候跑去跟皇帝说,制止大庭长,这又显得太过软弱。

    关键,此消息一出,民间百姓是欢欣鼓舞,终于来个能够做主的,年轻书生们也是奋笔疾书,在报刊上发表支持大庭长的文章。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桩官司的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开审与否,只要开审,百姓多半是会胜诉的。

    这么一来,大臣们就更加不敢开口,这要传出去,百姓不得堵在他家门口骂。

    他们只能退而求其次,要求闭门审理。

    但是张斐认为这是民事诉讼案,决定公开审理,并且连日期都定了下来,就在下个休息日,距离今日也就三天功夫。

    这可将大臣们给气笑了。

    这小子真是油盐不进,你审,你审,你要能够让辽国赔偿,老子将头剁下来给你当椅子坐,公检法就是老子下辈子的信条,谁特么说公检法半句不是,我跟他拼命。

    也有一些大臣,匿名发表文章攻击张斐,认为张斐只是表现欲强,哗众取宠,趁机炒作自己,但实际上没有卵用,被告方都不可能参加这一次庭审,这不过是咱们的自娱自乐。

    有意思吗?

    只会给国家添乱。

    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也赢得不少人的认同。

    到底被告方都不参加,你开审,有什么意义?

    但是对于百姓而言,这恰恰就是他们对大庭长的期待。

    以前张斐告朝廷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在作死。

    事实又如何?

    如这种情况,一次又一次的发生。

    谁说大庭长就治不了辽国。

    当开审之日,张斐首次以大庭长身份出现在皇庭时,外面顿时响起整齐划一高呼声。

    “大庭长!”

    “大庭长!”

    百姓激动地是振臂高呼。

    坐在堂内的赵顼,听到这欢呼声,内心稍稍有些失落,这欢呼声本也可以属于他,但他也知道,他不可能这么做,暂时也做不到。

    正如司马光所言,一旦他决定这么做,将会有无数只手拉住他,到底宋辽和平八十多年,这里面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一旦开战,生死未卜。

    大庭长的判决,是可以被他否定的,甚至可以演变成一场闹剧,但是他一旦开口,那就是再无回头路可走。

    其实张斐就是先帮他扛下所有的压力,让他能够更从容的抉择。

    所以,院内坐着大臣们对此是嗤之以鼻,人人都认为张斐是在哗众取宠。

    你审得是爽,但却是天下人陪着你承担这一切的后果,你可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啊!

    过得好一会儿,直到张斐落槌,外面才渐渐安静下来。

    待时辰将到,一个官员站起身来,宣读此次审判的案件。

    旋即,张斐宣第一批证人出庭作证。

    一共上来五人。

    张斐先是让他们自报姓名,哪里人士。

    他们五人都是河东天池附近的百姓。

    天池也是此番交涉中,主要争论的地区。

    张斐低头看了眼文案,道:“根据你们的诉状,大概是在四个月前,也就是今年的三月二十六,契丹人霸占了你们的土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