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重生土木堡》

第一百八十七章:天子,不需要讲理(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啊!」

    「陛下,臣冤枉啊!」

    「臣是劝谏陛下,陛下如此乾纲独断,与那商纣隋炀又有何异?陛下听不进去忠臣劝谏吗?」

    那言官显然也是铁了心想要搏名,被大汉将军押到演武场内三军将士的面前,更是不断的大声疾呼。

    但是底下的那些禁军士卒看着这一幕,全都是忍俊不禁,根本没有人觉得这位所谓的大官有什么过人之处。

    在他们看来,这位景泰皇帝,可以持刀跟着他们冲阵,可以料理朝堂政务,更会行折亩法,为民做主。

    什么乾纲独断,什么与商纣隋炀相比,全都是狗屁。

    他们就是最底层的士卒,他们的家人就是最底层的百姓,这位皇帝的新政到底如何,他们这些人还不了解吗?

    这言官为图搏名之举,不仅让台上诸多的朝廷大臣颜面尽失、连连摇头叹息,更是让三军将士一齐看了个天大的笑话。

    所谓的为国为民,竟然是当着众人之面,辱骂阴咒皇帝!

    朝廷打板子,是有说道的,十板是给个警告,二十板是让他吃些苦头,如朱棣方才说的重责三十大板,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成,把他给朕活活打死。

    去行杖责的金瓜武士隶属于亲军卫,在打击掉孙氏力量以后,早已经都是忠于皇帝的亲卫,自然是要帮皇帝办事。

    其实用不着三十大板,二十板未到,那言官中气十足的喊声就渐渐变得有气无力,等到打到第二十五板时,更是已经昏死过去。

    众人望去,发觉这位言官的屁股上,已然是皮开肉绽了。

    礼部尚书胡濙刚才朱棣要打人的时候,他是一声没吭,现在人快被打死了,却是连忙站出来,说道:

    「陛下有仁德之心,臣提议还是免除郑大人余下这五板。」

    「朕自然是有仁德之心的,那便依爱卿所言,免了他余下的五大板。」朱棣笑道,随即话锋一转,道:

    「若是日后再有人敢肆意在朝堂上污蔑公卿大臣,皆依此例!」

    胡濙连忙拍马屁:「陛下仁德盖世,乃是天下万民之福,臣代郑大人谢过陛下隆恩浩荡,万岁万万岁!」

    众人都十分鄙夷地看了一眼这个当朝的礼部尚书,随后也都口嫌体正直地说道:「陛下圣明!」

    确实没什么好说的了,朱棣的话意思很清楚,这是借着打这个言官的名义,在敲打他们这些公卿大臣呢。

    现在站出去骂皇帝,不仅博不到名声,反而会在这三军将士眼前出丑。

    对于这帮同僚的看不起,胡濙已经从一开始的难以接受,到现在的习以为常,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

    只要皇帝不倒台,只要皇帝无心对自己怎么样,那别人就更拿自己没办法。

    于谦和王竑的一段对话,皇帝都能让史官加笔,那自己这阶段如此不遗余力地给他老人家擦屁股,死后谋一个贤臣的名声,这要求不过分吧?

    ….

    胡濙觉得,自己的这个要求很合理,虽然他没明说过,但也相信皇帝会明白。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

    河南折亩之事。」

    待朱棣点头示意,王文才继续说:「启奏陛下,河南监察御史申嘉上报,河南本地的多家大户,均有隐瞒田亩之嫌。」

    朱棣闻言,示意演武场内禁军的操练继续,走下点将台,问道:「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怎么回事?」

    王文说道:「经有司稽查,彰德罗氏名下田亩,只有一千余亩,余下的钱氏等河南大户,其名下田亩也都没有超过此数。」

    「河南监察御史申嘉还曾前往各处实地考察,发现在各大户名下的田亩,不是刚翻动松土的贫地,便是在这次水灾中遭到淹没的民田。」

    「这些大户如此藐视王法,臣以为,当严厉处置,否则折亩在河南寸步难行!」

    这一番话,可谓字字诛心。

    河南监察御史申嘉,这个名字朱棣见到过,此人是王文的旧友,由王文举荐。

    王文和刘聚南征云贵大捷回京后,因功升掌都察院,也需要他自己的人手,这个申嘉就是他安排到河南的心腹。

    如果河南监察御史申嘉所言属实,这实在是那些河南的地主们在抱团取暖的行为。

    虽然不知道他们干了些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把如此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