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之王》

第三章 新皇初立(3/4)

>
    我有一计,可化解危及,并可立功一件。伍照说道:王朗兄先答应刘瑾,提出的条件要能麻痹他,最好是狮子大开口。然后我们依计而行…………

    伍照说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众人表示可行,于是毫不声张地正常守陵。伍家众人与王朗实为家臣,名为好友,看似经常来往。

    接下来的几天里,国葬大典和登基仪式正常开展,后宫嫔妃、诸皇子皇女、驸马、王公大臣等夜夜守陵,五大藩王及诸子、列国使臣、外封皇亲国戚也悉数进宫守陵,皇宫内外人人披麻戴孝,全国上下沉寖在哀声之中。

    二月十五这天,下着绵绵细雨,刚刚凌晨,送丧队伍已整装待发。众皇子、皇女、驸马、皇侄,后宫嫔妃、各亲王、郡王妃嫔等手拿丧棍,披麻戴孝在前引路。王公大臣、各国臣、五大藩王及诸子抬棺,梁氏家族侍卫在两侧保驾,在钦天监主事念完经文,宣布吉时已到后,上万人的送丧队伍浩浩荡荡前往陵寝。

    和郡王梁宽已调动五千禁军把守沿线,康亲王也率左卫大军三万人在三十里外待命,只是军队这能在陵寝外把手,无法进入陵寝,只有梁氏家族侍卫方可进入陵寝,由礼亲王负责。但侍卫人数不多,除沿线有一千侍卫守护以外,陵寝内只有两千侍卫保驾,如若遇到变动,陵寝内外信息无法互通,在侍卫人数不多的情况下相当危险。

    约走了三炷香的时间,送丧队伍终于走到陵寝内,由左丞相黄忠致辞,主要宣读太平帝的历史功绩;由礼亲王梁师承宣读祭文,主要讲述太平帝承前启后,对家族的贡献。最后,由钦天监主事王允念经文,在一切程序完成之后,由五百侍卫、五百宫女、五百太监将棺材送入陵寝最内侧,关上陵寝大门后左丞相黄忠宣布国葬完成。于是众人大哭,三呼万岁,陛下走好…

    原来,那五百侍卫、五百宫女、五百太监是自愿活活陪葬的。

    这时,众人尚在一阵哭声之中,镇南王协四个儿子走到太子及众亲王身边,低声向礼亲王梁师承说到有危险,并分别由四个儿子向太子即其他亲王送上金丝甲三百套,众人迅速穿上,准备迅速离开,礼亲王连忙召集剩下的五百侍卫护驾。镇南王及诸子也随驾在太子身边。

    就在这时,有几位大臣中箭倒地,数千黑衣人手持长毛大刀速速将众人围住,众人吓作一团,幸得康亲王梁师立身经百战,一番康卡陈词之后总分列阵保驾。刘瑾也冲到太子旁边护驾,眼神示意刘安、梁平、梁安注意安全,好似自己孤注一掷,刺杀太子即王公大臣,扶梁平上位的计划即可实现。但梁平、梁安、刘安却被蒙在鼓里,正在拼命自保、护驾。

    突然,一支一迎面飞来,恰好射中太子正胸,太子文弱,无战争经验,中间后立即倒地。刘瑾看后大喜,假装骂道此等逆贼,休伤我主,于是上前扶住太子。然而,太子早已穿上金丝贾,别说说弓箭,就是马刀也不能伤之毫厘。他之所以倒下,不是受伤中箭,而是收到惊吓。但此时黑衣人正在大刀杀来,五百梁氏家族侍卫抵挡不住,已倒下大半,部分太监、大臣也被乱刀砍死。

    镇南王四子叫了四下“反杀”,这时,数千黑衣人突然脱掉黑衣,向原先的黑衣人进攻。因事发突然,黑衣人尚未反应过来,已有数百黑衣人被砍死。伍照大喊一声,各位捡起被杀侍卫的大刀,我们杀过去,护驾。于是伍照兄弟四人和其他大臣、太监等五百余人拿起大刀充了上去和黑衣人厮杀,由于黑衣人人数众多,双方打得难解难分,黑衣人实力上占优,但一时难以靠近太子等王公大臣。刘瑾感到不妙,突然提醒道:十四皇子、十五皇子,你们武艺高强,身经百战,快保护太子。刘安率几位侍卫突围出去搬救兵。于是梁平、梁安和其他皇子上前杀敌,尤其是梁平,手起刀落,一下砍刀十几人,连太子、康亲王、礼亲王都看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的时,速来无一不精的兵部尚书刘安却只带了两名侍卫突破包围,带来五千御林军救驾。由于救驾大军赶到,小半天时间就把黑衣人消灭殆尽。

    由于梁氏家族侍卫几乎战死,救驾战斗直接由带兵前来护驾的兵部尚书刘安指挥。伍照等四兄弟因受伤较重回到镇南王身边治伤。梁平、梁安越战越勇,黑衣人切战且退,看着即将胜利,太子、康亲王、礼亲王率众人回宫。御林军全力追杀,追杀了二十余里,没想到的是刘安尽然指挥御林军将连帮助绞杀黑衣人的上千神秘人员斩杀,于天黑十分绞杀殆尽。

    太子受到惊吓回宫休息,其他皇子皇女、王公大臣等由于国葬期间夜夜守陵,甚为疲倦,太子也下令众人回家。镇南王带受伤的诸子回到聚贤庄疗伤休息。

    第二天早上,兵部尚书求见太子,上报护驾战功,朝廷战亡二千百八人,斩杀不明刺客团体七千二百人,全部杀光,不留活口。其中十四皇子斩杀一百四十一人,十五皇子斩杀四十五人,功不可没。

    太子接到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