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二百一十七章 必胜(2/3)

br>    武震孟没有理会这两部。

    速战速决,必须重锤而下,需要精兵。

    他不愿意让这两部浪费时间,错过战机。

    因此他的目光,只看向金江军各部将领,随着他的视线,各将都紧盯着他。

    “我得提醒各位一声。”

    武震孟语气越发的严厉。

    唐清安看着众将中的武震孟,大将之姿展露无余,内心极其的感叹起来。

    这是他培养出来的心腹大将,真是不容易啊。

    因为有将军在,或者武震孟本就有威严,因此各将虽然求战心切,却没有失去敬畏。

    《天阿降临》

    武震孟都看在眼里。

    “但是我观蛮族守军临危不乱,可见其战心之坚,你们中如果有人是抱着侥幸心。

    想着对方城墙破了,所以对方就一触即溃的话,我可以明白告诉你,这是痴心妄想。

    从我手中领了军令的,但凡不能建功,甚至延误我大军战机,无论何人,我当着将军的面。”

    武震孟看向唐清安,唐清安回以支持的眼神。

    武震孟昂起了头,扫了众将一眼,眼神里透漏出决然。

    “定斩不饶!”

    大喝一声。

    众将安静了下来。

    见状,国内援军将领,朝鲜援军将领,都暗自咋舌。

    哪有不能立功就斩头的。

    这般打法,就是多少将领,也不够杀头的啊。

    “还有谁请战。”

    “我请战!”

    武震孟话音刚落。

    邓兴营总大声回道。

    “我愿意下军令状,我部只前进,不退后,谁退我斩谁,我退请杀我!”

    “我请战!”

    邓兴刚说完。

    李伯升也抢道。

    反应慢的将领,见两人反应快,内心大骂一声,立马纷纷抢战,都要以自己营为主攻。

    国内援军和朝鲜援军,无法理解金江军的求战之心。

    哪怕他们早就听过金江军的前身,金州军,镇江军的威名。

    虽然亲见,却仍然无法相信。

    他们不懂其中的厉害。

    唐清安出海以来,从八百兵到十余万兵。

    每一步他都没有盲目的扩兵。

    其中反而还数次的裁军裁将。

    就是借鉴了历史上毛文龙犯的大错。

    毛文龙建立东江镇有很多为难的地方。

    例如后金势强,鲸吞辽左,逃入镇江的军民士气极低,又有粮草不足等等各种原因。

    为了笼络军心,提高士气。

    毛文龙选择了大肆提拔将领,用了滥发军职的手段。

    虽然其中成长了些出色的将领,但是更多的是不能胜任。

    到了中后期,东江镇军官冗杂,军制混乱无纪,也是导致东江镇军力无法成长的主因之一。

    而唐清安对此点极其的重视。

    八百兵到十万余兵。

    其中因为扩充太快,导致提拔的将领也多,数次裁军裁将,就是为了防止落入此等劣势。

    而有才能的士兵,都被提拔了起来。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气氛。

    让士兵勇于作战,期望被提拔,而越是敢于作战的士兵,越是会被快速的提拔。

    从八百兵到十余万兵。

    提供了足够的位置,足以提拔所有有战心的士兵。

    然后从这些优秀的士兵升任的伍长,队长,哨官中,又提拔了备御,把总,千总,甚至营总等等。

    又有几年的游击战的锻造,合格的游击队扩大了,也提拔了,不合格的游击队被敌人淘汰了。

    这其实是最为残酷的机制。

    为什么士兵甘之若饴呢。

    因为有希望。

    只要敢拼搏,就能有收获。

    八百兵到十余万兵,这其中的希望,太大太大了。

    例如武震孟。

    一个小旗官到如今的总兵。

    放在寻常的环境,就算再如何立下大功,也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