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辽东开始》

第四百五十五章 长公子安危(2/3)

释。

    整个东北大地,包括朝鲜半岛。

    从天空中俯瞰,无数的人们都在涌动,犹如黑压压的乌云,让地面上充满了肃杀之气。

    李适的儿子李栴,去了安州。

    拜见安州牧使兼防御郑忠信,试探他的态度。

    郑忠信此人。

    和旁人不同,与李适两人私交甚密,又和宁变成一江之隔,两地相距不到百里。

    按照旧有的观点,此人应该是支持李适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正面的回应。

    面对李适的招兵买马充耳不闻,面对李适的拉拢,他也全盘接纳。

    但是。

    就是没有答应,随李适共同起兵。

    不过他也没有扩充兵力,应对李适的危机,也没有向汉城通风报信。

    目前的形势,就算他反对,也没有实力威胁李适,所以很多人认为他是支持李适的。

    李栴见了郑忠信。

    不提父亲将要起兵的事,而是观望了安州城内的动静,和原来一样没有变化。

    所以他自信的离开了安州,回去了宁边。

    和他同时回到宁边的,还有韩明琏的子侄韩润和韩义。

    龟城和宁边,一北一南,钳制整个平安道的要道,有了这两地,李适在宁边起事,就不用担忧受到后方的攻击。

    韩润和韩义,兴高采烈的告诉李适。

    已经拉拢了秦川,云山,宜川三地,只要李帅起兵,唾手可得五城。

    形势一片大好。

    李栴一脸的激动,看向父亲,自信的说道:“安州没有多少兵,就算郑忠信反悔,也无济于事。”

    李守白,奇益等亲信,人人都等着李适下定决心,期盼的看着他。

    整个平安道,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也不过是都元帅张晚,对方不但老迈重病卧床,手里也只有三千兵。

    而李适手中,直系兵马就高达一万两千兵,还不提其余几城。

    怎么看,李适已经胜券在握,整个平安道唾手可得。

    “李帅心中还有顾虑吗?”

    众人都在等李适的回复,而李适却皱着眉头,让有的人按捺不住,开始催问起来。

    只看兵力,朝鲜目前无人可挡李适,他手里的是一万两千军可不是卫所兵。

    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只有张晚的三千精锐,以及汉城李兴立的五千余卫戍军。

    东北边的咸镜道,只有数千精兵,其余的卫所军不放在人们的心上。

    但是李适经验广,深知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兵力。

    可惜。

    他的确压不住下面的人了。

    成于地方派系的支持,他不能违背地方派系的心愿。

    第三日。

    李适宴请汉城派来监督他的使者高德祥、沈大临及宣传官金芝秀、中使金天临。

    几人没有防备的赴宴,还未等见到李适,刚入府中,就看到了李栴率领的士兵们。

    “这是何意?”

    高德祥大惊。

    李栴懒得理会,挥了挥手,身后的士兵们就如狼似虎的杀了过来。

    沈大临,金芝秀、金天临三人抱头逃窜,还未跑到门口,就被士兵们射杀。

    他们带来的随从,听到里面的动静,还未等搞清楚,就出来一队军兵,手持弓矢,见人就射。

    整个宁边城,轻易的落入了李适的手中,举起了大旗。

    同时。

    龟城,秦川,云山,宜川各地,没有意外的响应了李适的号召,一夜之间,平安道半个平原地区,落入了李适的手中。

    朝鲜半岛是长条形,南边多平原,北边多山林高地丘陵,所以重要的城池和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南边。

    为了防备咸镜道的朝鲜军,做到速战速决,李适派出了手里最精锐的力量。

    七百名使用鞭棍的骑兵,以及一百三十余名作战勇敢的“倭兵”,和两千名朝鲜军只扑熙川。

    扼守长白山脉与太白山脉之间的熙川,没有过多的反抗,就投降了李适。

    有了熙川,李适不在担忧咸镜道,鸭绿江的边疆诸城,由龟城的韩明琏牵制。

    李适有了安全的后方,在宁边城,聚集了近两万兵,痛斥汉城的勋臣,指责伪君李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