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有的是关系户或者花钱进来的,也就是公办学校,成绩优秀就是免费,不然就给钱或者找关系。】
考场的占地大概有200平有余,非常的宽敞。
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桌子,而且间隔很远,显然是为了考试撤掉了很多的桌子。
对于这种考场范进是相当的满意的,因为在范进的记忆中,在华夏的古代考试中,都是那种单独的小考房,小隔间,那左右不过两米,胳膊肘都张不开,这多宽敞。
华夏古代的考房是为了防止作弊和防止考生受到别人的影响,而在九灵大陆这片土地上,可以掌握才气的考官会监视整个考场,这些童生初试的学子,天大的本事作弊,也瞒不过他们。
至于受到别人的影响,也是一种考验。
不能于动乱之中保持本心,难成大才。
当学子们都落座之后,三位主考官也走了进来,一瞬间,压力就来到了众多学子的身上。
两个衙役抬着一个铁箱从外面走了进来,铁箱里面放的不是别的,正是县试的试卷。
考场内很是安静,只有学子们的呼吸声和衙役打开铁箱的声音。
当白花花的试卷出现后,两个衙役开始一个个的分发纸卷。
轮到范进的时候,范进双手接过对方的试卷,以示尊敬。
那衙役是个中年人,看着范进脸上没有一丝紧张,镇定自若,不由得高看了一眼。
“多谢。”
面对范进的道谢,那衙役没有说话,只是略微一笑,以示回应。
范进拿到试卷后并没有开始答题,而是开始研墨,考试要等待所有学子研墨完毕后,主考官下令,才可以答题。
曾经还发生过一件天大的笑话事情,那就是一个考生娇生惯养习惯了,平时在家里都是书童研墨,来到考场不会研墨,弄出了天大的笑话。
让当时的县试考官亲自给对方研墨,可以说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了。
待到所有的考生都准备完毕后,主考官张广安开口道:“答卷的时候,仔细在脑海中想清楚了,涂改是会扣分的!”
“开始答卷!”
张广安一声令下后,诸多考生都开始拿起试卷答题。
范进没有着急,答题时间一天呢,可以说是非常的宽裕了。
有着地球的考试经历,范进先是打量了一番试卷后,看了个大概,然后才开始答题。
第一场的考题是从四书中摘抄的圣言,按理说各五篇就是20道题目,但是显然范进想的太简单的。
本以为只有四书有关的请圣言,就是给你四书上的一个句子或者片段,然后你来填空。
但是范进仔细看完后,没想到试卷上还出现了别的题目,不是20道,而是一共23道题目。
第一题就是孔夫子于多少年证道圣人,当时发生了什么,请简要书写。
而第二题也同样和四书没有关系。
儒家一共有多少位圣人,请按照圣人,亚圣,半圣的顺序书写。
第三题总算和四书有关系了。
四书分别是由哪些圣人撰写的,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三道题,没有一道是请圣言的填空题,更多是简答题。
考的难吗?
那自然是不难的,但是却也是最难的。
这三道题,看似简单,实则比下面20道题目都重要。
你想想看,若是说连孔圣和儒家的诸位圣人都记不清,不知道四书的撰写者和核心思想,那还考什么科举。
如果按照地球的说法,这就是考基础的常识。
问你华夏是哪一年举行开国大典,谁是华夏的开创者一样,这要是答不上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炎黄子孙!
诸多考生开始答题,然而范进却是犯难了,因为这玩意,他是真的不知道。
虽然来到这个世界,有真正的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和背景,可是抄书背书的时候,没有抄写这些历史啊。
孔子什么时候证道的,范进忘记了,但是当时发生了什么,范进倒是知道。
至于儒家多少圣人,顺序是什么,范进又是一脸懵圈。
儒家的圣人太多了,可以说占据了半边江山,从春秋战国七国争霸到后来的秦王朝一统天下,秦王朝瓦解七雄争霸孔圣证道落幕,诸子百家纷纷证道。
范进头痛欲裂,拼命的挤着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