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子》

第五百六十四章 载入史册的血夜(2/4)

来,瞬间化为一片尸山尸海,血流成河,无一活口。

    而晋王府里,似乎是已经反应了过来。

    高大的王府大门,早就从后面被严严实实的落了栓。

    反贼们冲到了王府门前,几次难以推动。

    这时候也没有人会顾及着,叫来撞锤。

    “来人啊!将晋王府的墙推倒!”

    反贼们选择了更直接,同样也更加简单的方式来冲进晋王府。

    随着一声令下,成群的反贼开始冲向晋王府大门左右的王府高墙。

    这些人也似乎是早有准备。

    一根根绑着粗绳子的抓钩,被这些人给丢到了王府高墙后,随后拉紧便钩在了高墙上。

    每根绳子后面,都有一队人手合力握紧。

    而后,又有人带着铁锤到高墙下。

    这些人身形却是五大三粗,孔武有力。

    低喝一声,大锤便被这些人抡圆了,重重的砸在墙上。

    每一下,晋王府的高墙都好似是在震动着。

    每一下,高墙上都会留下一道肉眼可见的印记。

    而随着铁锤砸动的次数越多,高墙上开始出现裂痕。

    “退!”

    晋王府对面,有反贼里的头目高声呼喊着。

    高墙下抡着铁锤的人,便纷纷撤了下来。

    “拉!”

    又是一声命令。

    那些早就做好准备,成队手持绳索的反贼们,便开始合力拉动。

    晋王府内。

    王宫大殿前广场上的台阶前。

    随着今夜入城的千户所将散落各处的太原城内官绅人等集中扣押起来,之后便纷纷赶至大殿前。

    不大的功夫,这里已经集结起了三千余人。

    军阵变得更加紧密。

    被众人护卫在台阶上的朱棡,望着前头升起的浓烟,听着传来的山呼海啸一般的声音,脸上有些怅然。

    朱棡低声叹息道:“大明立国二十八年,国势正盛,却不想你三叔这座晋王府,却是头一个被反贼攻打进来的。”

    “是侄儿之过。”朱允熥附和了一声,轻声道:“若非侄儿要亲临太原,又在今日入城,也不会叫这些反贼提前起事动手。”

    朱棡摇头道:“此事与你何干!便是你不来,本王也得要叫这些反贼出不了太原城。只是过后修缮王府,却是又要耗费颇多,徒增钱粮损耗。若是这些钱粮能用于旁处,我大明子民亦或是边关将士,又可以多吃些米粮,多穿两件衣裳了。”

    大明朝开国的二代宗亲藩王们,或许过往有无数的缺点,乃至于是人神共愤的罪行。

    但随着这些和皇帝一样是起于草莽的藩王们渐渐长大,同样也开始了忧国忧民。

    谁说大明朝的藩王便都是恶的!

    高仰止有些唏嘘,这两日他亦是知晓,当初晋王在太原为何会做出那等车裂人的事情。

    他缓声宽慰道:“今日之事了结,百姓只会更早的过上好日子。”

    朱棡侧目看向这位年轻的内阁大臣,眼神闪烁了几下,却不曾说话。

    前头持刀压阵的景川侯曹震,双眼冷漠的注视着眼前此刻还静悄悄空无一人的重重宫门。

    “贼子必将势众人多,我部结阵不可擅出。”

    “羽林卫寸步不让,前缺后补,务必护卫殿下安危。”

    “待贼子冲入此地,锦衣卫不必步数,五轮轮番齐射,而后自行射击。”

    “不可前出,以殿前台阶为要,步步退之,以待援军到来。”

    曹震不断的发号施令,空旷寂静的殿前广场上,不必有传令兵,他的声音便已经是映入众将士耳中。

    “遵令!”

    一阵齐声呐喊,回应着曹震的军令。

    曹震回头看向身后的皇太孙和晋王,见朱允熥对着自己点了点头。

    他便回头过,深吸一口气,缓缓竖起手中长刀。

    “明军威武!”

    轰!

    晋王府前传来了一阵轰鸣声。

    那高大坚固的王府高墙,终于是在反贼们合力之下轰然倒塌。

    也正是这个时候,王宫正殿前的众将士纷纷挺起胸膛。

    “大明威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