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那太子殿下也不会跟你客气,直接动手抄家了,到时候甚至连族人也保不住。
现在太子殿下大发慈悲,给予了你们一个活命的机会,这要是不识相,白白错过了,那也只能说他的脑子只有这么一点。
“尔等觉得如何?”
“谢——太子殿下!”
剩余的地主豪强们,纷纷拜服。
表示他们没有任何的异议。
相比较全家被抄,族人被发配为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虽然有被孔家威胁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既然上过孔家的贼船,那么就必须受到相应的惩罚。
三日后,曲阜城。
太子朱标亲自坐镇此处,接过了原来曲阜知府的工作,不仅负责本城的赈灾行动。
更是以此为中心,辐射到了整个山东布政使司。
伴随着一批批粮食,源源不断的被运输过来,粮食危机被解决的情况之下,山东布政使司的恢复,也变得非常迅速了,为了不让百姓们养成惰性,太子朱标也是选择了‘以工代赈’的方法。
趁此机会。
发动百姓们修缮城墙、道路,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然后给予他们相应的粮食。
至于说那些地主豪强们,也在这段时间里面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该抄家的抄家,该发配的发配,该下跪的下跪。
负责各项统计工作的曲阜知府,也是积极的配合着太子殿下的工作,他可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小觑之心,别看太子殿下如今的年龄不大,但是处理各种政务的手段也是颇为娴熟。
毕竟。
他平日里处理的,都是国家级别的事情,受到老朱同志的一对一专门辅导补课,提升效果杠杠的。
现在再处理这种事情,就感觉像是做习惯了大学生的题目,突然变成了小学生题目一样,那简直就是手到擒来,根本没有什么难度。
至于说朱文正。
他正忙着抄家呢,这种抄家的快乐,是以前体验不到的。
机会难得,可不能错过了。
反正政务的事情,他这个当将军的也不太懂,干脆也就不掺和太多了。
“太子殿下,统计的结果出来了。”
“念。”
“此次抄家,我们总计收获了三千八百万石粮草,其中孔家提供了足足一半,而钱财、田地、产业不计其数,预估最少有一千万两的价值,发配为奴者两万一千五百二十七人,为娼者三万七千八百六十五人。”
“这帮山东的地主豪强们,倒也是挺肥的啊,竟然能够抄没出这么多的粮草和钱财。”
太子朱标眉头一挑,说道。
他也算是能够理解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这么喜欢抄家了。
一夜暴富的感觉,太t爽了啊!
这么来一发。
直接可以解决掉很多问题,甚至连讨伐元朝、女真的粮草、钱财都不需要筹备了,反正大军出征就需要经过山东布政使司,直接近距离补给,还能够减轻补给线的压力,这完全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要知道。
老朱同志出身底层,自幼看尽人间苦难,深知底层百姓的不易。
所以当他君临天下的时候,也是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希望百姓们的生活能够过的好一点。
唐、宋、元、清四个朝代。
农业税率基本上都在百分之七左右,而明朝的农业税率却始终保持在百分之四以下,明末时甚至低于百分之二,例如洪武初年的农业税为每亩交二斗,后又减少至每亩交一斗,也就是十公斤左右。
现在的大明帝国,一年能够收入国库的税收,大约是粮食四千万石、白银五百万两。
留够地方和百姓的,剩下才是缴纳于国库的。
就说白银收入吧。
北宋宋真宗时期的国家财政收入,直接高达16亿两;
清朝光绪年间的税收,也达到了8000万两。
不知道是明初时期税收的多少倍,明朝几乎可以说是历史上税赋最低的国家了,低的让人发指!
这一次抄家。
差不多抄了大明帝国将近一年的粮食税收,以及整整两年的白银税收。
“这些家伙,还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有着这么多的家产,走什么道路不好,一个个都想着发国难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