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140.三切分(5/6)

很多观众追求的艺术鉴赏也不是什么去看导演拍摄的,他们看的是故事,是画面,是演技这些。

    故事是否清晰明了,画面是否看起来舒服,演员的演技看起来是否自然。

    他们追求的是这些。

    而许鑫做到了么?

    做到了。

    高山、大海、林荫路。

    这些画面通过二人那不紧不慢的步伐,以及缓慢平移的镜头,已经呈现给观众了。所以他们才会感觉这段看着还不错。

    可要说去解构导演的镜头语言,或者是干嘛的……其实没必要,也谈不上。

    第一是艺术鉴赏水平的高低。

    第二就是……电影画面每一分每一秒的在前进。除非是刻意来抠细节的影评人,或者是被导演的某一个画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饱含特定情感的印象。

    否则,就这种风景、人物、对话、剧情的设定,观众的第一印象永远都是“舒服不舒服”或者“看起来美与不美”这么简单直接而已。

    不是说观众没有艺术鉴赏水平,而是说……

    电影市场里百分之99的观众,看电影最开始的关注都是这一点。

    或许在二刷、三刷时,他们才会细心的留意一些东西,比如解析镜头语言,演技,或者是里面的某个彩蛋之类的。

    但在观众心里,同样也有一个泾渭分明的分割线,就是哪些电影值得多刷,而哪些电影看完就忘。

    就是这么简单。

    值得多刷的电影,一定是某种电影本身通过一些你看得到,或者看到看不懂,或者干脆忽略但却依旧在心底留下印象的画面、镜头、主题这些“余味”,为其本身定下了输赢。

    而不值得刷的电影,大多数问题都是出自剧情或者观众看不懂上面。

    或许是观众本身阅历不够,要在几年后才能逐渐明白导演的表达。或者干脆就是烂片。

    那就是后话了。

    可不管怎么说,许鑫始终特别喜欢女友对他说的那句话。

    人生与电影一样,皆以余味定输赢。

    而如果他知道现在大家对于这段在李平东心里,评价很高的镜头的观感只是“看着还挺舒服的”的时候,绝对会微微一笑表示认同。

    因为……

    这样就够了。

    至于后面能看懂什么或者干嘛的……

    那就以后再说。

    重要的是,人生的这一阶段,这一片段,或者这个瞬间,我拍的东西,能让你感觉到舒服,舒适,或者说开心快乐悲伤愤怒等等情绪……

    那就足够了。

    因为它至少……不会让你感觉到你看我的电影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

    就可以啦。

    ……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其他人或许还看的懵懂,可对于许鑫的拍摄理念逐渐已经看出来了一些的李平东这颗心倒是放了下去。

    拆卸装备的时候,和许鑫一直在聊天。

    他也抽烟。

    俩人就一人一根烟,在车边聊着这部电影的基调。

    而当许鑫对他说:“李老师,我希望这部电影随随便便一个画面都能被当成壁纸”的时候,李平东颇为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接着点头:

    “应该可以,那几个选景地都很不错,一会看看就明白了。”

    很快汽车里的设备安装完毕,车队朝着淡江音乐中学走去。

    校园戏,剧本里有两个拍摄地。

    一个是周杰仑的母校淡江音乐中学,另一个就是真理大学。

    先去淡江音乐中学。

    因为这会儿学生还在上课,并没有放假,所以周杰仑没进去。

    许鑫、李平东、杨蜜等七八个人,在校方的带领下走进了这所中学。

    进入教学楼附近后,就能听见各种乐器声。

    而众人的目的地其实很简单,就是淡江音乐中学的一楼走廊。

    周杰仑不在,自然就没人听他讲述他小时候在这里读书的故事。

    许鑫和李平东在走廊里来来回回走了两圈,基本就把各种地方给圈了下来。

    期间许鑫还拍了许多照片,但一共待了还不到一个小时,就走了出来。

    队伍开始前往下一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