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150.两个人、两盏灯、一天才(4/6)

会儿脑子里在思考一件事。

    为什么这么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自己会有一种天然的不喜欢呢?

    还是那个理由。

    说不上来为什么,但就是不喜欢。

    很奇怪。

    不过“父子俩”的戏还在继续。

    “没有啊……”

    端着饭碗的周杰仑摇摇头:

    “我是跟阿郎阿宝他们一起出去了啊~”

    “阿郎阿宝……我就知道是阿郎阿宝!”

    黄秋声所饰演的叶老师直接放下了筷子,而放下了筷子的手也没抬起来,而是换成了一种无声无息敲击桌子强调自己说话重要性的动作:

    “你不要交这样的朋友!他们抽烟!不听音乐!是坏人!”

    在说话时,李平东凝固了镜头。

    似乎代表着这种父子谈话氛围的凝重,而这时,许鑫对旁边的张迅玮来了一句:

    “阿玮,纪录一下,这段镜头要有背景音乐,要古典一些,轻松明快一些。”

    “好的导演。”

    张迅玮迅速点头。

    而等叶老师的话说完,在凝固的镜头中,周杰仑抬起了头。

    他抬头,镜头便开始重新以一种小幅度的摆动,开始朝着右边周杰仑的方向缓缓移动。

    “不听音乐,就是坏人喔?”

    这句话说完,镜头并没有停止移动,而是缓缓展露出来了周杰仑身后一盏散发着柔和光线的暖光装饰灯。

    许鑫颇有些感慨的摇了摇头。

    大神就是大神啊……这种镜头细节的把控能力。

    因为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周杰仑后面的台灯不是随便添加的,而是代表着一种坚持。

    他刚才之所以说这里要用明快轻松的音乐,其实就是要营造出来哪怕父子俩的对话看起来有些冲突,但实际上都只是局限于饭桌闲谈,或者是……这个小家庭之中。

    家的感觉不应该是沉重而压抑的,而父子俩的谈话命题也太大了。

    尤其是这句“他们不听音乐,是坏人”。

    这句话太偏激了。

    往大了说,肯定不合适。但如果是父亲来教育孩子,希望孩子远离这些“坏人”,尺度就得到了缓解。

    而明快的音乐,以及镜头始终局限于饭桌上,也都是为了给这一句话减压。

    潜台词就是“这是父亲教育儿子远离坏朋友”而并非“偏激”。

    而叶湘伦问出的这句“不听音乐就是坏人”的反问,同时后面的灯光暴露出来的原因也就在这。

    父亲,是在教育儿子。

    是属于父子俩的“小”谈话层面。

    可叶湘伦问出的这句“不听音乐就是坏人”则是在表达自己心里的一种关于“大”的观点。

    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不是说好人就一定必须要听音乐。

    这是他的观点,他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而并非今天这一场在“小家”之中的谈话。

    所以,灯光,就代表了叶湘伦那虽然温暖柔软,却依旧散发光亮的坚持。

    而坚持之后,叶湘伦这才说道:

    “诶,你这样子我很为难诶~”

    说完呢,黄秋声所饰演的叶老师与开始从周杰仑那回转的镜头一起开口,语气里还有点莫名的“没好气”的味道:

    “为难?你为什么难?”

    一边说,他一边重新拿起了筷子。

    也就是这一个节骨眼上,镜头恰到好处的转移到了黄秋声身上。

    接着,俩人的对话出现了一段空白的断点后,黄秋声才语重心长的嘱托道:

    “不要交这样的朋友,知道吗?……啊?”

    “嗯,好。”

    周杰仑敷衍的应了一声,放下了筷子。

    左右看了看,来了句:

    “吃饱了。”

    说完,就离开了平移的摄影机镜头内。

    而就在许鑫想喊停,然后开始拍特写镜头,打算一会儿换了空饭碗补拍这段离席镜头时,就见黄秋声做了一个探头的动作,嘟囔了一句:

    “减肥啊你……啊?”

    周杰仑有些愕然,没回应。

    可黄秋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