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156.击“否”而歌(6/7)

这边来负责。

    并且,包括已经提前报备、通过了审核的几个大环节道具也要开始制作。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一个道具制作:缶。

    去年的时候,由于张导坚决反对用大鼓、红绸之类的元素,团队里的人就因为这种大场面不用鼓用什么吵了好几天。

    也请了一些专家们过来研究。

    谁都说用鼓好。

    偏偏,作为总导演的张一谋不同意。

    还拿出了自己之前拍的黑历史广告给其他人看,让他们看看这种场面用2008面大鼓到底是一种何等灾难的存在。

    而事实证明,确实是灾难性的。

    几百上千人打鼓的场面……张导自己都拍成了这德行,其他人就更别提了。

    能好看才算见鬼了。

    况且,或许张一谋不说,但众人也知道。他在极力的规避雅典黑暗八分钟里的所有元素。

    包括踩高跷、秧歌、鼓、红灯笼、京剧等等。

    然后大家就研究呗。

    研究了几种古乐器。

    一开始是“祝”。

    一种古乐器,是一个漏斗状的玩意,没有鼓皮。

    大家觉得这个可以……结果找来历史学家一问……这玩意天朝人不用了,但韩国人在用。

    人家那边作为曾经的附属国有着一套传承自天朝这边,“正统”的打击方式。

    而如果咱们这边的人来用的话,万一和韩国那边的不对劲……

    那专家没明说。

    但韩国人这几年的“孔子是我们的”、“端午节是我们的”闹的正凶。

    到时候指不定怎么回事的。

    “祝”这东西直接就给否了。

    而同样的东西还有很多,大家找了一圈,发现……这些古老的乐器虽然天朝已经不用了,但其他国家还都跟国宝一样捧着,延续至今。无论错用哪一种,都有可能招致一场“笑话”后,直接挠破了头。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终于,让团队的人找到了一个玩意,叫做“缶”。

    击缶而歌里的那个“缶”。

    这玩意,第一,时代久远。和编钟一起出土的。

    第二,没人会用……甚至很多人都没见过。

    第三,其他国家也没“拿”了去。

    一下子就符合了大家伙的心意。

    但同样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东西除了知道是个打击乐器外,其他的一概不知。

    怎么敲,怎么打,怎么发声……

    没人知道。

    找了一堆专家来,还去魔都那边实地考察了一下,发现除了像是一个有着两个耳朵的铜罐子之外,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了。

    于是,张导大手一挥:

    “改。”

    找了一群专家研究讨论,最后大概有了个概念,要搞出来了一个有“金石之声”的东西。

    这东西,就是缶!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怎么用,作为宗主国,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然后在研究了一阵敲敲打打后,最后定下来了如同鼓一样的敲击方式,只不过发声和位置之类的都有些变化和不同。

    年前定下来的,但没见过实物,找了红缨打击乐乐团的人来研究,但因为那会儿年底了,试做不出来样本。

    只能定在了年后。

    而许鑫的开年第一个任务,就是和范越、姜浩阳他们去看看制作出来的东西。

    要出差。

    去河北的道具制作厂里两天时间。

    当天开完会就走了。

    一共待了两天半的时间。

    27号中午去,1号晚上回。

    原本没什么……

    一路上许鑫还和范导、姜导有说有笑的,大家心情都很轻松。

    可眼看着过燕京收费站了。

    范越的电话响了起来。

    许鑫关小了音乐,就听见范导那边接通了电话:

    “喂,小韦,我们正往回走呢……你说什么!?”

    他这一下拔高的嗓门让许鑫和姜浩阳都一愣。

    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