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平之战开始》

第565章四国联盟会泌水(2/3)

秦军大战,输的都是魏国,从河西到河东,再到河内,在一场场的失败之中,魏国已经失去了大半的国土。

    即便是长平一战,秦军是输了,但魏国却也没有赢,除了交代了近十万的部队外,魏国什么收获也没有。

    如今的魏国,可再输不起了,甚至连平局都是不能接受的。

    一面是不得不救,一面是输不起、平不得,这也怪不得魏国的朝臣们要好好地纠结一番。

    赵国的使者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当即向魏王和一种的朝臣抛出了鱼饵,道:“昔日长平之战,魏国有助于赵,本应稍作感谢,只可惜上党、河内之地,为邯郸之屏障,不得轻与。今若魏国有救援周过之心,赵国可出兵而助之。并且,我王承诺,此战之后,赵国不取周王畿一寸土地,所占土地悉数有参战国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我赵国绝不干涉。”

    闻言的魏王和朝臣们顿时眼前就是一亮——还有这好事?!

    魏国最怕什么?损兵折将,无功而返啊!

    显然,赵国使者的一番话语,很好第打消了魏国朝堂的顾忌。更要命的是,赵国使者在不经意间透露的赵王对于周朝的态度,着实让魏王很是满意。

    打下周朝,占据其地,魏国不说重回巅峰吧,至少秦国再想轻易拿捏自己恐怕就不太容易了。

    当即,魏王便同意了赵国使臣的请求,决议出兵援周。

    而这带兵的人选,却是惊掉了包括赵国使臣在内的所有人的下巴。

    信陵君!

    没错,魏王选择了窃符救赵、损兵十万的信陵君,来担任此次魏国大军的主将。

    魏王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弟弟的才能,可以说整个魏国无出其右,之所以打压,也是怕他功高震主,而有了长平一战,信陵君再也威胁不到自己的王位,自然魏王会给予其更大的权利,以及信任!

    得到任命的信陵君倒也没有推辞,信陵君也明白,魏国人才凋零,这副担子,只有自己能挑得起来。

    随即,因为赵王有言在先,此战甘附尾骥,自然信陵君得到魏王许可之后,便很快派出使者,以魏、赵两国的名义,邀请各国合纵勤王抗秦!

    早已收到赵国国书的楚国自然第一个跳出来赞成,答应出兵的盟书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被送到了魏王和信陵君的手中,甚至魏国的使者抵达的第二日,便要随着楚国的五万大军回转泌水前线。搞得派往楚国的使者心中很是没有成就感。

    没错,在短短的时间内,楚国便已经调集了五万兵马,随时可以北上参战。当然,这远远不是楚国的极限。不过受限于楚国的分封制度,加之是劳师以远,五万大军,已经相当有诚意了。

    毕竟,楚国可没有向韩、魏、赵三国一样的唇亡齿寒的危险。

    相较于楚国的痛快,韩之国有些犹豫,原因几乎与魏国的纠结一模一样。

    周王畿可就在韩之国的旁边。万一秦军打出兴致来了,连带着把自己一道给收拾了,那可真没地儿说理去。可即便如此,屡屡败在秦军手上的韩国,如今已是患上了恐秦症。

    韩王表示,不是寡人不想出兵相助,实在是不敢出兵啊!不出兵还好,出兵不等于给了秦军灭了自己的借口了吗!若是联军再败,自己可不想替周天子挨刀啊!

    好在魏使也是早有准备的。

    当即,魏国使者便是一顿的输出:

    一则说明厉害关系:不出兵?那等死吧!周天子,秦军都能无罪而伐之,况韩之国乎?等秦灭了周朝,下一步不是最弱的韩之国才怪。

    二则指明前进方向:有近十万赵军参盟!大王你不信自家的韩军、不信我魏国大军,还不信赵军的能力吗?不说吧秦国打回函谷关了,至少也要让秦军无功而返。

    被魏国使者一顿pua后,韩王也算是想清楚了,随即也拿出自己的家底——五万大军加入抗秦联盟之中。

    刚刚被赵国狠狠修理的燕国则表示:本国地寡民弱,无力参与中原战场。

    当然魏使也未想过将这个秦国的小弟拉到自己一边,只是希望恫吓一番,让燕王在中原大战之时能够安分一些,不要给赵国的侧后来上一刀。

    只是如今的燕王早已沉醉在酒池肉林之中,军政大事皆尽托付给了国相栗腹,而国相栗腹早已被赵军给打怕了。

    对于这个局面,魏国的使者还是很满意的。

    只是,赵国的使者,却似发了疯似的要燕王加入联军,最终劝说不动之下,甚至还撂下狠话:燕王,你会后悔的。

    至于最后的齐国,齐王淡定地表示:钓鱼中,勿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