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平之战开始》

第738章角力间再起波澜(2/3)

br>    好在的是,因为孙崮才刚刚从野王城出发,对轵城的进攻,更是小心翼翼,因此,赵括的朝令夕改实际上倒也没有造成什么阻碍和损失。

    很快,拿下了轵城之后,孙崮也是按照李牧的命令,留下五千卒守卫粮道,带着四万五千人便向曲阳奔驰而去。

    至于洛城的周骐和赵韦所部,本来按照赵括的命令就是需要等待孙崮的到来才开始动身的,自然也更没有耽误事。

    随即洛城大军也按照李牧的命令,全军一十四万大军一分为三,开始了奔袭、驻守和驰援三项完全不同的任务。

    而等秦军终于发现了赵军的异常时,孙崮所部已经抵达了曲阳城外,而周骐所派出的大军也占领了曲阳城南侧的阳山。

    因为猝不及防的缘故,赵军几乎兵不血刃便占据了阳山,从而剪除了与曲阳城的犄角之势。

    曲阳城内虽然还有着五千秦军,却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更要命的是,赵括所率赵军及时抵达了新郑城内,致使城内赵军瞬间膨胀到了二十二万之多,虽然不足以对三十五万大军展开反击,但却足以牵制住秦军除了撤往陈都之外的任何行动了。

    至于赵括亲自押送巨量的粮草,更是给城内的驻军打上了一针强心剂。

    说句不好听的,虽然此时城内的赵军只有区区二十二万,但只要赵括一声令下,从李牧往下,所有的赵军士兵都会嗷嗷叫地、义无反顾地冲向秦军。

    哪怕他们都知道秦军的兵力是要远高于他们的。

    这样的情况下,即便王龁想要救援曲阳,也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更别说,就在救援的必经之路上,赵军的周骐正率领着剩下的九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新郑。

    此时北上,最大的可能,便是与周骐的部队撞个满怀,紧接着就会被尾随而来的赵军给断绝了粮草并包围在野外。

    以赵军的骑兵之能,绝对做得到。

    很明显,随着支援曲阳变成不可能,曲阳的陷落只是迟早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着,河东、河西,即将成为赵括刀俎下的鱼肉。

    这样一来,秦军已经没有了选择:

    要么,开辟战场,趁着赵军还没有拿下河东、河西之地,尽快与赵军主力决战;

    要么,立即后撤,并将兵力重新调回到关中,采取守势,静待时机。

    当即,王龁当即再度向咸阳发出急报,是战是撤,必须有个决断了。越是往后拖,秦国就会越吃亏。

    只是,咸阳城内的太孙子楚何尝不知道要尽快决断。

    可这个决断,是真的难做。

    好在,在邯郸的艰苦岁月让子楚学会了隐忍,尽管知道前线紧急,但子楚还是耐下了性子,等待着。

    等待着最后的机会。

    是的,老秦人还没有放弃,子楚也是一样。

    终于在曲阳力竭被迫的前一日,子楚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消息:齐

    、楚出兵,伐赵。

    是的,不仅仅是齐国,楚国也在子楚的预案之中。

    在信陵君回转魏国的第一时间,子楚似乎就已经预料到了魏国的失败。

    于是,在所有人都将希望寄托在齐国出兵的时候,子楚却是创造性地将目光放到了楚国的身上。

    虽然秦国才刚刚从楚国拿过了陈都,虽然秦楚的恩怨已经郁结了数十年,虽然所有人都不信楚国能倒戈向秦国。

    但国与国之间,哪有什么永远的友谊,又哪有什么永远的仇恨。

    无非就是代价和利益的问题罢了。

    从楚军一直按兵不动,即便在新郑对峙时候也没有发出一兵一卒向陈都袭扰的行为,子楚便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楚国的想法,正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

    于是,子楚在第一时间变对正在楚国的使者发出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楚国出兵伐赵。

    事实上,子楚已经做好了将鄢郢之地一同还给楚国的打算了。

    虽然如此一来,秦国将损失一大块地盘,但却能给赵国早就另一个对手。

    与此同时,放弃了鄢郢之地,也就意味着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接壤区域只剩下了河东至周王畿一线,这也更有利于处于弱势的秦国集中兵力。

    按照子楚的打算,此战过后,整个天下应该是进入四国分战的结果。.Ь.

    当然了,具体能将赵国逼迫到什么境地,却还要看前线的战事情况。

    最好的结果当然是要赵国将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