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199.扭转乾坤,扬眉吐气(1/2)

最新网址:www.xbiqugu.la
    京师震动。

    国税寺因为假账,国税寺卿夏原吉被下狱的消息,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当今圣上乃是明君,对贪污受贿之事恨之入骨,他不包庇亲人,对虞王的国税寺彻查,反而不令人意外。

    唯一意外的是,贪污受贿的为什么是夏原吉?

    这就令人不信服了。

    毕竟清廉夏老抠是出了名的清廉。

    只是其中内情,宫中确实没有传出半点儿,就连刑部也没有多讲理由,知道的人也绝口不提,大家只好暗中猜测原因。

    而夏原吉是虞王提拔的人,突然成了议论纷纷的主角,只是虞王平时做事大家有目共睹。

    更多人期待着背后的真相。

    ………………

    “咱雄英还真是,连京城汉明军官学校修建都不告诉咱,就告诉标儿,标儿把翰林院几个学士都请到军校了,他这是准备在汉明军校教出翰林学士,这修建的也差不多了吧。”

    朱元璋之前忙于河南,陕西一带的政事,听说那边丰收,才放下心。

    对于周乾搞军校这边,主要就是查看朱标送来的奏疏,来了解自己这个嫡长孙的情况。

    想到自己大孙从五月就和老四他们去了浙江一带,这蒋瓛也被安排着跟去浙江,心才稍微放了下来。

    散朝后,听到都察院弹劾夏原吉和国税寺汇报,朱元璋就愁着脸对旁边的内侍说道。

    “回禀陛下,长孙殿下派人从浙江送来的新战报,还在文华殿,太子殿下这几日去督建军官学校了,没有来得及去看。”内侍随后说道。

    朱元璋越发有些惊讶,自己大孙这是要重新帮自己搞大明新军,随即吩咐道:“去,把大孙从浙江送回来的信拿过来给咱看看。”

    “奴婢遵旨。”

    ........

    应天府,龙江驿附近。

    此时已经九月初,龙江驿附近正在修建一座高大的建筑。

    身材有些消瘦,穿着官服的工部侍郎,看着面前正干活的工匠,眉头微微皱起。

    “刘侍郎,这工匠修建,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旁边站着的朱标,见到工部侍郎看了良久,忍不住出声问道。

    工部侍郎开口说道:“下官看这些材料,不是很坚固,刚才听听监工的工匠说,除了运回来的石材外,需要的铁丝网也不够,需要再去运些。”

    听到这番话,朱标也没多想,立刻召来随行的内侍,说:“之前雄英说需要什么去国税寺说,夏寺卿可以帮忙解决。”

    工部侍郎摇摇头,道:“太子您忘了?夏原吉他因为账簿的事情已经被刑部给下狱了。”

    作为东宫太子,这几日事情实在是太多,今天又顺口提到,才想起来夏原吉的事情。

    这个是雄英的人,自己还是要必须去重视的,问问刑部过程,这个权力他还是有的。

    “刘侍郎,你这几日好好的替本宫在这里,自军校交工的时候,就一直要严格把关,你操些心。”朱标对刘侍郎说道:“去找笔墨来,本宫要给宁王回一封信,从龙江驿送出去。”

    “下官遵旨。”

    前几日,朱权在关外抓到了一个从罗刹国过来的人,这个人,说自己看到什么“马可波罗”的旅行笔记,还和马可波罗有关系。

    过大宁卫时,这人用蹩脚的蒙古语问路,问元朝是哪一年,哪个皇帝在执政。

    朱权问他从哪里来,支支吾吾说不清楚,朱权也听不懂,就直接把他当奸细抓住,很快就会,送来京城。

    作为奇怪特殊的人,朱权不放心这件事,干脆亲自跑一趟。

    因为没有经传唤,藩王不可随意进京,所以朱权抓到那个进大明疆域的外国人后,立刻给朱标来信。

    朱标权衡利弊,立刻让朱权进京。

    从大宁到松亭关,这一路也是非常的顺畅,但是因为八月黄河上游发大水的问题。

    因此朱权耽搁在山东,昨天又继续出发。如今已经乘船,即将南下。

    ………………

    朱元璋来到文华殿。

    他在宫里都是步行的,很少用他的专属御驾,就连衣服里面也是补了又补的。

    文华殿只有个值守的内侍,看见来人立刻躬身。

    “不必多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