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一九五章 做生意不能只是给船东打工(2/3)

我马上去组织货源,一个月内!一万个!」

    顾瑞满意的说:

    「好,记得必须要快,这门路和商机,肯定不只是我们看到了,先到一步才可能赚钱!」

    吕弗雷和顾瑞马上回头去忙活。

    而事情就如同黄鑫和顾瑞预料的那样,发现商机的人有很多。

    很多人在不确定对手是谁的情况下我,开始了这轮诡异的商业竞赛。

    反应最快的商人,在黄鑫发现商机没多久,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南北殷洲中部的安的列斯群岛,包括古巴、海底、波多黎各、牙买加等岛屿,也被英国人和西班牙人转交给了大明。

    这些岛屿上维持了三百年种植园经济,种植园的劳动力主要是墨人奴隶。

    这里的墨人总数量超过两百万,其中有大概三分之一是自由人。

    剩余的奴隶数量有将近一百五十万。

    以前的土地交接过程,基本都没有影响到本地的种植园主。

    改变的只是他们交税的目标而已,奴隶当然也没有受到影响。

    但是这一次不同了,大明要求所有泰西人必须离开。

    所有自由人都必须全部离开,超过期限之后也会视为奴隶。

    从去年的合约签订开始,泰西移民就开始乱纷纷的撤离。

    他们当然希望直接带着所有奴隶离开,到别的殖民地继续使用。

    这些都是已经培训了好几代的奴隶,甚至是自己亲自育种出来奴隶。

    都能听懂自己的话,甚至有一些能够参与低级的管理工作。

    他们比去墨洲抓捕的一代生番好用多了。

    只不过,失去庄园的他们,手里面没有太多的现金。

    所以他们理所当然的选择,是卖掉一部分低级奴隶,带着部分资金和其他奴隶去别处投资,建立新的种植园。

    但是大部分人都这么想,再加上大明人不待见墨奴,结果这些墨奴的价格只能用跳楼大甩卖来形容。

    六七十银钞就能卖一个,一百银钞就能随便挑。

    但是当第一批移民离开,抵达周围的其他殖民地之后,就发现自己亏大了。

    因为国联禁止墨人努力外运,奴隶价格暴涨了两倍甚至三倍。

    美利坚和加拿大地区最为明显。

    很多人本能的想要回来大量收购奴隶,但可惜的是他们回不去了。

    他们没有古巴、海底、牙买加等地的居留权。

    贸然闯进来可能会被大明官兵抓住去势。

    幸运的是,他们也带走了部分奴隶,稍微卖掉一些,就能赚一大笔。

    带着奴隶跑回墨洲的才是亏的睡不着觉了。

    第一个在因此赚到钱的还是大明的商人。

    黄鑫发现商机的七天后,也就是安康元年正月初八的时候。

    一艘满载着五千名墨人奴隶的运输船,在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靠岸了。

    运输船的货主名叫曹振南,运输船打着大明的旗号,他国海军没法管。

    大明海军上船检查,曹振南有海地岛占领当局给出的正式出关证明。

    确认奴隶不是从墨洲运出来的,而是在殷洲内部转移,目前完全合法。

    南卡罗来纳州也不禁止奴隶买卖,不禁止奴隶进口,甚至是求之不得的。

    曹振南的五千名奴隶在短短十天之内就销售一空。

    开始的时候价格超过了六百银钞。

    但是很快就开始有人观望,因为很多商人理所当然的想到,曹振南可以搞到奴隶,其他人也可以搞得到。

    关键是,很多人通过之前撤离的移民,猜到了曹振南的奴隶来源。

    虽然美利坚的商人不能参与这个买卖,但是可以想想得到,参与的大明商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曹振南发现销售速度减缓之后,马上非常果断的降价甩卖。

    直接降到五百银钞,马上又卖出了一大批。

    但是曹振南的奴隶还没卖完,第二波大明商人的贩奴船就到了。

    而且这次不只是一艘,同样来自古巴、海地等地,总共五艘船先后抵达。

    曹振南收到消息后,马上直接降价到四百银钞,把剩余的奴隶全部甩了。

    最终五千个奴隶的平均价格落在了五百左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