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二四七章 传真新时代(2/3)

,这个时代也没有能直接打印汉字的机器。

    最后,就算是有打印汉字或者其他文字的机器,也不是点阵式的。

    传统机械打字机本质上其实是个即时性的活字印刷机。

    本质上都是用一个个的单字印章去印字。

    将汉字点阵标准化,实际上是到了计算机时代,甚至是把激光照排出现之后,或者是显示器做出来的时候,才会出现的高级需求。

    在此之前单纯为了打出文字来,并不需要搞汉字标准点阵。

    除此之外,这个联动方案或者说设想本身,这种在后世看来理所当然的规划,在当前这个时代看的话,每一个环节都是异想天开,同时有都是老大难的问题。

    将这些设备联动的起来的系统难度且不说,单就自动打字机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困难。

    大明不流行打字机,不只是大明文人更喜欢写字,也是因为汉字打字机太难制造。

    朝廷和大型企业之中,在最近十几年已经基本普及机械打字机了。

    泰西大部分国家都在使用字母文字,通常总共只有二三十个字母。

    每个字母做到一个金属条上,一个金属条连接上一个按键。

    就像是钢琴按键,按下一个按键,对应金属条抬起。

    金属条的头部,将色带在白纸上砸一下,就能像印章一样印下一个字母的图桉。

    二三十个字母,二三十个按键,二三十个金属条就能解决打字机问题。

    字母文字的打字机结构原理就是这么简单,成熟的打字机甚至可以做成「便携」的。….

    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单字实际上相当于多个字母组成的单词。

    常用汉字也有数千,标准汉字有好几万,如果将各种异体字也算上,没人知道有多少。

    就像的单词数量也是非常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这些汉字就算是筛选常用字,也没办法和泰西字母那样简单做到打字机上。

    在朱靖垣上辈子的历史上,汉字无法简单制作打字机,曾经是某些号召放弃汉字,改用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一个理由。

    这件事情让当时的欧美文化人嘲笑,画了各种漫画来嘲讽。

    这可能让某些时代的大师们感觉自卑了。

    不过这个世界的大明人似乎并不在意这个事情。

    独树一帜的汉字,更加能够体现大明文化个性的与众不同。

    丰富的含义和用法,能够作为艺术的书法,都是泰西知识分子高度推崇的。

    就算是偶尔有人在机械打印上批评汉字吧不方便,也不需要大明人自己去辩解和对线。

    泰西喜欢大明文化的知识分子就能把这种人骂的退圈了。

    「你觉得不好那一定是你不懂的欣赏。」

    按照朱靖垣的经验,相对灵便的汉字打字机,其实也是能做出来的。

    激光照排技术出现之前,电子计算机出来之后,要用计

    算机控制直接打出汉字,就需要制作一个打印汉字的结构。

    这个结构早期也是纯机械式的,他本身就是一个机械师汉字打字机。

    那是二战刚刚结束,四十年代末期的时候搞出来的东西。

    把这个结构独立做出来,设计一套类似输入法的编码规则就能打字。

    与机械式计算机和传真机信号连接起来,应该能将计算机解析出来的传真打出来。

    但是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复杂度,以及纯机械结构实现这些功能的难度……

    朱靖垣觉得整个体系折腾个十年八年都未必能运行流畅。

    所以朱靖垣自己说到这里自己就停下来了。

    这边的郑复光和工匠们也都明显愣了一下,似乎是努力的消化了朱靖垣的设想。

    「殿下,您的这个想法,真的是天马行空,如果实现的话,的确非常的便利。

    「但是,实现的难度……现在看来无疑是非常高的。

    「这需要用到计算机自动解密,传真机与打字机联动,需要受控制的自动打字机……

    「这种项目,咱们这些工匠估计是解决不了的。

    「属下的建议是,让礼部挑头,和工部配合,组织专门的部门去慢慢做。」

    朱靖垣也跟着轻轻点头:

    「嗯,我回头写个比较简单的方案,做个足够灵便的汉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