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三六章 上限锁死(3/4)

直接跟我讲明白。

    “如果确实有问题,我肯定会针对当地情况,对制度做出针对性调整的。”

    朱靖垣的话表明了态度,同时也留出了讨论的余地。

    刘海东也在心中做足了准备,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殿下,实不相瞒,属下和多位同僚,了解过江户、奈良、朝鲜地区实施的票证制度。

    “我们担心这票证和限购制度会阻……会比较严重的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特别是在满足了官员福利需求之后,向民间市场推广的时候。

    “因为可以确定的情况是,富裕的商人的金钱,其实足够购买多套房屋,多辆汽车。

    “而大部分普通工人,短时间内一套房屋,一辆汽车都买不起。

    “如果我们向普通工人发放房票、车票,而不允许富裕的商人获取多张房票车票。

    “同时,房屋建设商行按照发行的房票数量建设房屋,车场按照车票生产车辆,那很可能会让大量的房屋和车辆积压卖不出去。

    “同时还可能会出现持票工人代富商购买房屋和车辆的私人协议。

    “这些情况都非常难以监管……”

    朱靖垣听完之后轻轻点头:

    “不错,少部分富人群体的消费能力,很可能比整个社会的普通人群体高几倍。

    “如果我们要求所有人都只能购买相同的东西,那富人的消费能力就无法完全释放。

    “本来应该能够卖出去的东西,可能会因为票证制度的限制,没办法卖出去了。

    “这当然会限制我们的工商业的发展速度……

    “如果放开这种限制,当然会获得更加多消费利润和税收。

    “但是,这种限制只是眼前的限制,这种利润和税收的增加也都只是眼前的。

    “如果不限制房屋购买,那富商充裕的资金会把房屋价格推高到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普通工人可能要辛苦工作一辈子,大部分收入都拿出来才能买到一套房子。

    “那么他们花费到其他方面的消费数额当然会相应的降低到最低点。

    “你们想想看,普通人本来应该拿来买衣服的钱,用来买家用电器的钱,都被存起来等着购买房屋了,那么衣服和家用电器的销售数额是不是就降低了?

    “在整个社会上的总体消费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更多的消费集中流向了少数关键基础行业和产品的话,必然会导致其他方面的消费降低。

    “换句话说,总体的消费能力一定,我们能够获得的利润和税收也是一定的。

    “区别只在于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这笔利润和税收。

    “是集中在某几个方面,还是均匀的分散到大多数行业中。

    “我想诸位应该都能想象的到,官营厂商可以通过控制少数基础行业,用这些基础行业吸干民间的消费能力,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利润。

    “如果普通人将手中的钱,分散的花到了大多数行业中,官营厂商能够直接获得的比例肯定就不会特别的高了,这相当于降低了官营厂商的收入预期。

    “但是诸位应该同时明白,货币要流通起来才能创造价值。

    “社会上的货币,在整个社会上分散的越均匀,那流动速度和次数就会越高。

    “相应的,货币和商品的每一次流通,各级衙门都能收到一次税。

    “所以朝廷最终间接获得的收入反而会增加。

    “如果普通人工作获得的钱,都通过少数几个关键基础行业的官营厂商,近乎直接的汇聚到了各级衙门的手中,那差不多可以算是竭泽而渔了。

    “久而久之,整个市场也会变成一潭死水的。”

    朱靖垣说的够明白了,在座的官员也都听明白了。

    朱靖垣还是在苦口婆心,劝导大家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放的广阔一些。

    别只看眼前几年的利益,别只看一地一厂的利润。

    只是对于绝大部分官员而言,作为流官的他们很难在同一个地方执政超过六年。

    朱靖垣这个特殊的皇子可以着眼整个大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

    大部分官员不会在意那么久远和广阔的事情。

    所以有些人,就稍微有点嘴硬了。

    “殿下的目光的确长远,但是如果将票证制度与限购制度在房屋行业实施,就是将这个行业的上限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