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805》

第四五九章 新动力(3/4)

我说说情况吧。”

    李锐熟悉朱靖垣的性格,马上给朱靖垣介绍了这次过来的四架飞机:

    “这么三架传统飞机,机体是相同的,都是刚定型十型战斗机,差异只在发动机上。

    “前两架的发动机的原型也是相同的,都是已经成熟的双排十八缸星型发动机。

    “第一架飞机的发动机,是使用了涡轮增压加喷水加力技术。

    “发动机重量一千一百五十公斤,平飞功率约为两千二百马力。

    “第二架飞机的发动机,则是使用了涡轮能量回收技术,平飞功率是两千四百马力。

    “发动机略重一些,超过了一千两百公斤,但是功率也略大一些,单位油耗也略低一些。

    “第三架飞机,虽然看上去也是螺旋桨飞机,但发动机其实换成了涡轮动力的系统。

    “在发动机重量同样是一千两百公斤,但是平飞功率达到了超过了四千马力。

    “我们试验过的六百公斤重量的涡桨发动机,能够实现两千六百马力以上的功率。

    “毫无疑问,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相比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功率密度近乎翻倍了。

    “与此同时,因为结构更加简单的,在成熟之后,检修甚至还会更简单。

    “唯一的缺点,就是油耗比涡轮能量回收式的活塞发动机略微高一点点。

    “但是在翻倍的能量密度面前,这一点点油耗根本不值一提。

    “发动机节省的重量和空间只要拿出一小部分用来装燃料,就能实现更大的航程。”

    李锐讲述的内容,对这个时代的飞行员和指挥官而言,绝对会形成巨大的震撼效果。

    李锐自己也在心中赞叹,大食亲王殿下提前十年布局的涡轮动力系统真的是太强大了。

    但是与此同时,李锐的表情和语调,却都没有多少惊喜和赞叹。

    反而有着带着那么一丝纠结的无奈。

    因为前面两种显然要被淘汰的发动机,也是他带人一点点折腾成熟的。

    过去将近七年的努力近乎白费。

    更让李锐心情复杂的事情,其实看着肯定要淘汰传统活塞发动机的新无论螺旋桨发动机,似乎也要被同期完成的另一项研究给同步淘汰了。

    李锐带着格外纠结的心情,看向了最后一架没有螺旋桨的飞机:

    “最后这一架飞机,就是今年才完成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它采用了两台‘涡喷一改‘型发动机,单台发动机正常推力约为一千两百公斤。

    “涡喷发动机的推力,不能与螺旋桨发动机的功率直接对等,不过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大致折算对比。

    “一千两百公斤的推力,大概相当于四千马力的螺旋桨发动机形成的推力,两台就是将近八千马力。

    “一台发动机的重量六百公斤左右,两台总重量差不多也是一千两百公斤。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功率密度相比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翻倍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功率密度相比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又翻倍了。

    “如此澎湃的动力,让这台喷气式飞机的最大速度直接突破了一千公里每小时。

    “我们的研究人员认为,只要继续优化外形或者发动机工艺,提升发动机功率,它的速度有可能直接突破音速。

    “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之下,之前的那些不同类型的螺旋桨发动机,似乎都没有意义了。

    “关键是,这三个方面的研究,在过去几年里面,一直是基本同步研究的。”

    朱靖垣在看到李锐的报告的时候,就大致猜到了这些工匠们思路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现在颇为认真的听着李锐说完想法,然后就笑着反问说说:

    “李工啊,大家虽然都是军械部的人,但是也不能只考虑军用啊。

    “民用飞机呢?从小型私人飞机和农用飞机,用什么类型的发动机更好啊?

    “喷气式发动机虽好,能给普通百姓和农场主用吗?

    “就算是只考虑军用,也不能只考虑战斗机和轰炸机嘛。

    “还有运输机,小型运输机,用什么类型的发动机更合适呢?

    “相比喷气式发动机,螺旋桨发动机也是有它的优势的。

    “相比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也是有它的优势的。”

    李锐颇为不好意思的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