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郡,再击武威郡,然后掉转头拿下了安定郡。
短短数月,隈嚣拿下了四个郡。
刘歆的地盘也扩充到了四个郡,手下的兵马更是突破了十万之数。
其中有四万就是骑兵,实力相当强悍。
蜀中的公孙述在应对瘟疫带来的麻烦之余,瞧着刘歆发展的如此顺利、如此迅猛,就有点算。
他派人去了天水郡,面见了刘歆,向刘歆流露投诚之意。
从刘歆手里骗取了五千匹宝马。
据说马过了秦岭以后,公孙述就开始不理人了。
刘歆气的跳脚,准备派人去找公孙述理论,可是还没有出兵,太师公王匡率领的征讨大军就逼近了安定郡。
刘歆如今忙着应付太师公王匡。
公孙述则在一边看戏,顺便看看有没有从中捞好处的机会。
如今他们双方的目光都在凉州,所以不会干预到鱼禾征讨扬州的计划。
绿林山的绿林军,因为一场瘟疫,死伤惨重。
据南阳郡的探子汇报,死伤超过了八成。
如今绿林山中的绿林军剩下了一万多人。
王匡和王常似乎为此闹了一些别扭,如今正吵着要分家。
在他们争论没有结束之前,也不会干预到鱼禾征讨扬州的计划。
徐州的赤眉军就有点厉害了。
不等甄邯在扬州横征暴敛完,配合梁氏兄弟和景尚三面夹击,赤眉军就主动出击,袭击了景尚和梁氏兄弟。
景尚借着青州的百姓协助,勉强抵挡住了赤眉军的征讨。
但是梁氏兄弟有点不中用,被赤眉军一击击溃。
赤眉军顺势杀进了兖州,目前已经占据了兖州三郡。
王莽得知此事以后,立马下令,让景尚和甄邯组成两面夹击之势,痛击赤眉。
为了一举荡平赤眉,王莽征并州之兵,再配上了常安城的一部分兵马,由王寻和王邑率领,赶到兖州去驰援。
甄邯被调开了,王莽的注意力也在徐州和兖州。
鱼禾征讨扬州的计划少了不少阻力,取胜的几率有提高了不少。
至于冀州等地的铜马等义军,已经熬过了瘟疫,开始内斗了起来。
似乎在角逐冀州王和幽州王。
上千股义军在互相撕杀,角逐最后的几个胜利者。
他们现在无暇顾及冀州和幽州以外的任何地方,只想尽快成为冀州和幽州之地最大的那个。
他们对鱼禾征讨扬州的计划,没有半点影响。
鱼禾在仔细观察了天下的局势以后,果断任命马援为征讨扬州的大将军。
鱼父充任先锋将军,马员、冯异充任左右两军的将军,兵进扬州。
马援在拿到了鱼禾的命令以后,并没有将兵马集合在一处。
而是下令冯异和铫期率领寿山军赶往庐江郡和豫章郡交界处,切断了庐江郡通往豫章郡的道路,避免庐江郡兵马驰援豫章郡。
又下令让鱼父和马员兵分两路,分别从桂阳郡和长沙郡两郡出击,征讨豫章郡。
他自己率领着玄山军,从交州入扬州。
入夏的第一天。
马援发起了对扬州的进攻。
扬州境内兵力空虚,再加上有四海匪军这个带路党。
马援兵进会稽郡以后,犹如进入到了无人之境。
三日时间杀进了会稽郡百里,杀到了东治。
鱼父和马员也毫不逊色。
鱼父从长沙郡入扬州,一日克艾县,三日克建昌。
马员从桂阳郡兵进扬州,两日克南野,七日雩都。
倒不是说鱼父比马员厉害,进境比鱼父快,而是马员所征讨的地方,山林遍布,道路难行,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了路上,所以用的时间比鱼父要长。
唯有铫期和冯异部,毫无建树。
他们的作用就是防守、切割战场,没有攻城略地的机会。
往后大半个月。
马援、鱼父、马员三人率领的兵马都连战连捷。
一直到鱼父打到了豫章郡郡治南(昌)县,鱼父遇到了阻力,才停下脚步。
坐镇南平亭的鱼禾。
看捷报已经看到心无波澜的地步了,猛然看到鱼父在豫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