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外室,大佬都是她的掌中欢!》

第113回 吃一堑长一智(2/3)

br>
    “家里怎么到这种地步了?”赵嫤轻笑道:“给祖母做寿,能使几个银子?

    何至于还要去借?”

    赵老太太叹了口气:“你母亲那个铺子,欠了十几万的赋税。

    当初攒的家底都还了你。

    眼下,她都已经在变卖首饰还这个银子了,若是不还,孟子期要拿他去下大狱的。

    我这么好还凑这个热闹?不是雪上加霜吗?”

    “也确实不容易。”赵嫤赞同地点了点头:“祖母疼我,我也不能太吝啬,那祖母的寿宴,就由我来办吧。

    也好叫祖母看看,孙女儿有没有孝心。”

    赵老太太脸上的笑意掩不住:“也不用太隆重,将家里的亲眷请一请便可。”

    她心里头其实欢喜的很。

    人活在世上,不就活个脸面?

    她这么一把年纪了,前面的几个整岁数,就没有不做的。

    临老了,六十大寿却没一个人替她操办,她这心里头也一直不是个滋味。

    赵嫤主动提这事儿,她瞧赵嫤顿时顺眼了许多,甚至心底对赵嫤还生出了几分喜爱之情。

    “该办还是要办,该请的也不能落下,就照着祖母五十岁寿诞的规格办吧。”赵嫤笑着道:“祖母六十,也算是高寿了。

    您从前也是经过风雨的,真帝京城里说起来都是首屈一指,可不能堕了脸面。”

    赵老太太听她这样说,心中很是舒坦:“也不敢说首屈一指,但脸面还是有几分的。

    大姑娘啊,你这出去一回回来,可懂事多了。”

    “那不是应当的吗?”赵嫤笑了笑:“人总是吃一堑长一智嘛。

    我心里也敬佩祖母,我听人说,祖母从前可知宫里的常客?”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喽。”赵老太太感叹似的说了一句。

    赵嫤察言观色,发现她似乎并不愿意多说。

    “宫里头,是有祖母的亲眷吗?”赵嫤试探着问。

    周彧说,他的身世,或许与宫里有关。

    但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不过周彧清楚,赵老太太知道内情,所以才与赵月华定亲,想细查此事。

    只是一直没有寻到机会,老太太也没有松过口。

    “那些事情,不谈也罢!”赵老太太摆了摆手,脸色也有些变了:“人都已经不在了。

    宫里的事情,也不是我们能议论的。”

    赵嫤点了点头:“是。”

    她看出来了,老太太神色一下就变了,言语间也有抗拒。

    知道今日是问不出什么来了,若是再问,恐怕老太太还要起疑虑,她也就不曾追问。

    “那办寿的是,就这么定了。”赵嫤扶着她进了屋子:“祖母歇息吧,我就不打搅了。”

    “往后,你得空多来坐坐。”赵老太太和颜悦色地叮嘱她。

    毕竟,受了赵嫤这么大的好处,庇护她自然是应该的。

    “好。”赵嫤点头,笑着应了:“多谢祖母。”

    “贾嬷嬷替我送送她吧。”赵老太太吩咐了一句,自个儿往里间去了。

    “大姑娘,请。”贾嬷嬷客气的抬手,在一旁引路。

    “贾嬷嬷今年也快六十了吧?”赵嫤漫不经心地问。

    “奴婢虚长五十八了。”贾嬷嬷笑着应。

    她看着赵嫤,就如同看着个财神菩萨一般。

    几句好话就换了一锭小金元宝啊,怪道家里的下人们都传言说大姑娘大方。

    大姑娘是真的大方。

    在赵嫤没有赏银子之前,她还有几分看不惯赵嫤。

    但从今日起,赵嫤就是这个家里她看着最顺眼的姑娘了。

    “你是……”赵嫤长睫扑闪,思量着问她:“从小伺候祖母长大的?”

    “是。”贾嬷嬷笑着点头:“奴婢是家生子,落地就跟着老夫人了。

    后来,老夫人开恩,放了奴婢成了亲,成亲之后又来伺候了。”

    “你如今是活契?”赵嫤又问。

    “是。”贾嬷嬷点头。

    “那当初,祖母到底是因为谁的缘故,经常得进宫中?”赵嫤转过小脸,问得干脆且直接。

    贾嬷嬷愣了一下,左右看了看,一把拉过她,快快的往前走了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